对我国加强转基因食品科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09-22 12:05:52

对我国加强转基因食品科学管理的一点思考

摘要:当前,转基因食品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效益与风险,各国专家的说法褒贬不一。为此,国内外政府对转基因食品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强管理,以促进转基因技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管理

一、转基因食品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采用类似工程手段,在分子水平上定向重组遗传物质,有目的地改良遗传性状,按照人们的要求改良或创造植物(或动物、微生物)新品种的方法.具有目的性强,效率高的特点,其中在农作物育种方面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育成了高产、抗病、抗虫、耐旱、质优或有其他特殊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在解决当今世界所面对的在人口膨胀条件下的食物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基因工程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如基因药物、重组疫苗、生物芯片、生物反应器、基因治疗、诊断试剂、生物技术饲料和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等,它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转基因生物是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从不同生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在体外进行酶切和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整合、表达,并能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过程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后代。若转基因的受体为植物称为转基因植物;若受体为农作物称为转基因作物;若受体为动物则称为转基因动物。由转基因生物生产的供人类食用的产品称为转基因食品或基因改良食品。在欧盟新型食品条例中将转基因食品定义为:一种由转基因修饰的生物体生产的或该物质本身的食品。我国《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二、对转基因食品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转基因技术的研发

任何一种新技术都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与转基因技术带来的收益相比,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是较小的。在未来转基冈技术的研发中,力求通过科学的管理在最小的风险下找到追求最大利润的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2.有利于消费者权利的保护

由于转基因生物的潜在风险尚无定论,人们对与此相关的问题知之甚少,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提出了质疑。所以,在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基础上应加强科学管理,这对探讨消费者行为,揭示消费需求变动将大有裨益。

3.有利于转基因食品的贸易规范

目前WTO没有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专门规定,各国的说法又各异。为此,产生了生产、贸易和消费过程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两大经济利益集团在转基因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争执不断,国际上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管理将有助于建立公认的标准,缓解矛盾冲突。

4.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

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转基因食品有待进一步发展,对其加强科学管理不仅有助于保护人民的健康以及食品企业的利益,而且能够加快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三、对我国完善转基因食品科学管理的建议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环境安全和消费者食用健康,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完善科学管理,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之为我国社会发展创造更大的利益。

第一,加强风险评估与安全检测,加快风险分析技术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加强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由于我国缺乏一整套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与安全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必须加快研究开发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与安全检测技术,建立相关的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与安全检测中心和相关技术体系,为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估与安全检测提供科学依据。转基因食品在投放市场前要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包括毒性、过敏性、抗性分析,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评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以推动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实验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在商业化生产中,要注重各项指标的安全检测与追踪监控,加快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风险分析与安全检测技术,做好技术上的准备,以应对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第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制度,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首先,应明确规定标签标识的内容。转基因生物食品标签上必须注明转基因成分的来源、过敏性以及不同于传统食品的地方。如果该食品有特定销售范围要求的,还应载明销售范围。其次,应拓宽标识制度的适用范围。建议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明确规定如果食品中转基因含量超过某一限值(如0.9%)则必须加贴标签。再次.标识位置应当显著.便于人们在购买食品时能清楚地看见标识而做出购买与否的选择。由此可见。加强监管是确保知情权的关键。

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生态风险和食用安全的防范性应用研究.进一步探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利用的方法。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工作的支持力度,将其列入国家相关发展计划中,以建立一套既符合国情,又与围际接轨,且科学合理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发展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开发和管理方法。及时获得国际信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四,加强生物安全、转基因食品的培训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增加监控管理的公众参与和透明度。国家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人员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安全防护以及事故处理技能。应考虑将生物安全列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并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时,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同时,应加大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力度,有必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例如,在媒体上发表系列文章或专著,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制作转基因食品的普及教育系列片在电视上播放或制作大型光碟供单位、公众参考,设立权威性的咨询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指导等。

参考文献:

[1]毛新志,冯巍.转基因食品的风险及其社会控制[J].中国科技论坛.2007(4).

[2]顾海,唐艳.从国外监管模式考察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6).

[3]刘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连续重整装置工艺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与防护分析 下一篇:加强水务管理的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