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头痛82例

时间:2022-09-21 11:29:45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头痛82例

关键词 头痛,颈性 推拿治疗 针灸治疗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等骨性病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性头痛。2002年~2006年笔者运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性头痛8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均符合颈性头痛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4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0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20日:伴随症状:颈项痛者64例、头晕42例、肩臂麻痛46例、恶心10例、呕吐4例、视力下降、眼眶部胀痛10例、听力下降、耳鸣2例;颈椎棘突移位,C:60例、C318例、C414例、C56例、C68例、C75例;以上患者中。上颈段c2:移位率较高。颈椎生理由度变直者30例、反弓3例、曲度过大15例,正常19例。

1.2 治疗方法

1.2.1放松:应用中医推拿按、揉、拿法、一指禅推法,分筋理筋手法,对附着于患椎棘突、横突后节结,头上下项线等软组织进行手法放松,尤其对枕下三角区、上下斜肌挛缩引起的压痛点,筋结部及偏歪棘突的隆起感部位重点进行松解。操作约15min。

1.2.2颈椎扳法:用颈椎旋转复位法,整复偏歪的棘突,使错位关节得以纠正,扳法完毕再重点放松按摩肌筋5min左右。痉挛的肌肉得以松弛。双侧肌张力恢复平衡。

1.2.3针灸取穴及针刺法,取风池、天柱、大椎为主,配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

1.2.4其他治疗方法: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纠正颈部不良姿势,并需练颈部保健功,以巩固疗效。如“米”字操作、与项争力等。

1.3 治疗效果

1.3.1疗效评定,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稍有不适,能参加正常工作,经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因劳累精神刺激有轻微隐痛,能参加一般工作,休息后勿需治疗头痛消除;无效:经治疗5次症状未见改善者。

1.3.2治疗结果:82例病人,治愈41例,占50%,好转38例,占46.3%;无效3例,占3.7%;最少治疗5次,最多治疗30次。

2 讨论

颈性头痛的产生与颈椎,尤其是颈椎活动范围大,结构不稳,应力集中,颈部软组织易于损伤,痉挛或无菌性炎症,累及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及颈椎曲度异常等有关。

因此,治疗颈性头痛的关键是纠正关节错位,调整颈椎曲度,恢复颈椎力学结构平衡。(1)通过放松推拿可分解粘连筋结,松解痉挛肌肉(如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肩胛提肌、椎枕肌、头后小直肌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软组织炎性水肿以解除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刺激。(2)颈椎侧弯时常伴有上部颈椎的旋转,而下颈椎的侧弯又可由寰枢椎的旋转来代偿。因此,颈源性头痛时不仅要考虑到上颈椎结构紊乱。也应注意有无下颈椎及上胸椎结构紊乱,通过颈椎旋转复位法可选择性的整复寰枢关节及其他颈椎小关节紊乱,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改善和恢复颈椎生理弧度和颈髓曲度,解除对硬脊膜的牵拉,清除了周围软组织的集中应力负荷,缓解肌痉挛和附着处的牵拉性刺激,可直接解除对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的压迫。(3)针刺相关穴位有很好的抗炎、解痉、镇痛作用,我们选取风池、天柱、大椎、阿是穴,针刺施以适宜的手法刺激,可有效缓解颈部的软组织痉挛,解除无菌炎症对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的刺激引起的头痛。三种方法相互配合,再辅以颈部保健功,对颈性头痛确有较好疗效。

上一篇: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推拿治疗单纯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