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时间:2022-09-21 11:18:01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多数学生可以说谈作文色变,不知该如何下笔,即便写出来也枯燥乏味,教师应采取措施转变这种情况。

关键词:阅读习惯;素材;万花筒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呢?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因此,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小学生只要学完汉语拼音,就完全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每天的家庭作业内容中,必有一项内容就是阅读,而且规定好阅读内容、阅读量。久而久之,学生很自然地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是健康的书籍,就肯定会有可利用之处。这样,多读书、爱读书的孩子,写作起来,就会信手拈来,变得轻而易举了。多读书对写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认为多读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一定要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要求记日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印象深刻的人、事、物随时随地,有选择地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低年级的孩子,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刚开始时,可以写一句有内容的话,循序渐进,逐步写一段话,然后写一篇完整的习作。日记内容还可以是名人名言,好词佳句,阅读感想。

记日记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耐力与兴趣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的定期检查,对于优秀的日记及时鼓励与表扬,增强学生记日记的信心。记日记就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日记就是学生的一笔精神财富,随用随取,因此,爱记日记的学生往往也很会写作文。所以我认为记日记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良方。

三、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1.注重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每一次的作文教学,根据习作要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挖掘写作素材。如,在指导写《我喜欢的游戏》之前,我问学生:“大家爱玩户外游戏吗?”学生听后,异口同声地欢呼起来“爱玩!爱玩!”我赶紧说:“那么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请同学们排好队,咱们到室外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到了操场上,我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开始游戏。同学们一个个玩得很投入、很开心。游戏结束后,我带领同学们回到教室,请同学们说说刚才做游戏的过程及当时的心情感受,同学们侃侃而谈,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顺势让大家拿出笔来把刚才游戏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同学们经历了亲身体验和说的过程,写起起作文来如行云流水,很轻松地完成了本次习作,而且个个写的生动、具体。可以说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尽量达到写“真”写“实”。

2.重视触景生情

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时不时会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好每一次的天赐良机。记得今年刚入冬的一天,下课时,突然外边飘起了雪花,当时同学们都很兴奋,上课了,还情不自禁地望向窗外,我想如果讲别的内容同学们也没心思听,何不因势利导,上一节写话课,就写雪。虽然雪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我相信很多学生从没仔细观察过下雪,

这是个难得的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好机会。于是我让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和书,认真观察窗外的雪花,边看边想:雪花像什么?看到这么美丽的雪花,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同桌说说。观察了一阵子,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把把雪花的样子写出来,同时写出来感受更好。学生轻松描绘出了雪花的样子,而且惟妙惟肖。这节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相信只要从小培养学生爱读书、写日记、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作文时,学生就可以轻松起笔,愉快作文了。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中心小学校)

上一篇:论小学英语整体阅读教学 下一篇: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