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时间:2022-09-21 11:14:06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的整合,教学是师生运用教材、课程资源等载体而进行的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相互切磋、一种合作共建,只有这种课堂教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具有科学性的教学。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几年探索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自感受益匪浅,启迪颇多。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小组类型

学生合作学习的小组类型有很多,概括来说可分为大组和小组两类。具体的操作由教师根据具体的班的人数、实际的座位布局、具体的学情等进行确定。如下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各项指标

对合作学习小组最好进行一定的训练,使其成为一个有队名、有口号、有分工、有约定、有合作、有组织的团队,而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

1 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角色的一般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小组的分工和约定。小组分工只有具体化,约定明确,小组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角色的一般分工有组长(主持人)、观察监督员、记录员、发言人等。组长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主持、管理全组的工作,召集本组成员迅速各就各位形成学习小组。观察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交流、研讨活动,活动中如有边缘人、开思想小差的进行及时纠正。记录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所需的数据、结果等。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把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在班上呈现出来,供全班同学评判、分享等。角色分工这实际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是他们学会做人,锻炼融入社会能力的好机会,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

2 合作学习小组的约定。

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约定,教师才能自如地驾驭整个课堂,做到散而不乱,形散而神聚,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才能显现出来,最终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约定有形体的约定、手势的约定、语言的约定、物理特征的约定等。如手势的约定:“明白”用拇指向上表示;

“不明白”用拇指向下表示;“准备就绪”大家说“OK”表示;“正确”用两只手指形成“V”型表示;“错误”用两只手指形成“×”型表示……约定落实了,学生才有事可做,无事可做的要有人管,做到既有自律又有他律。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1)亲和力。小组成员之间真心诚意地互相关心照顾,互相之间容易看得到,方便听与说,不干扰其他组学习活动,主动关照弱势和边缘人等。

(2)关注。小组关注每一个成员,关注表情,关注神态,关注形态,关注分工协作等。

(3)关照。小组成员之间位置上关照,空间上关照。时间上关照,真心诚意,微笑服务,关照弱势人员,关照边缘人员,关照弱智人员等。

(4)倾听与表达。小组成员之间要认真听,听中关注,听中记录,听中思考记忆,不东张西望,三心二意;礼貌地插话,礼貌地结束谈话;大胆表,达。吐字要清晰,在小组中交流音量要适中,在班上发言声音要响亮,面向大多数同学等。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各要素的梯度、广度和深度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要素组合方式”最为常用,就是把“看”“听”“讲”“想”“做”“动”“静”等七要素整合在一起运用到小组学习中。科学研究表明,只让学生自己“看”,教师不指导、学生不交流,学习的优秀内化率只能达到20%;整个课堂上,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习的优秀内化率只能达到30%;如果听教师“讲一讲”,两位同学相互“讲一讲”“看一看”(二人组),学生自己再找一找问题(即想、做),师生一起再相互“讲一讲”“看一看”“做一做”(4~6人组)……教师或学生代表再点讲、精讲(动静转换),这样学习的优秀内化率能达到50%,有80%左右的学生跟上来了。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要注意“三性”“三动”。所谓“三性”即知识性、个性、创造性。所谓“三动”即主动、互动、能动。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才能充分的把七要素和“三性”“三动”整合起来呢?

1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趣味性。例如,在教学《交往有艺术》,进入“与陌生人打招呼”的教学环节时,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材料“称呼他人有学问”――个人看,二人交流(看、听、讲),发言(讲、听)。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当地习俗还有哪些常用的称呼语呢?――小组合作探究,鼓励提出或发现或创设问题(想、讲、听、做、动、静);学习了基本的文明礼貌行为后,设计当地习俗必须掌握的技巧:我们本地端茶、倒酒、盛饭等应该怎样做才是文明礼貌的呢?――想、做、讲、听。通过这样探索性的问题设计,步步深入,梯度出来了;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使当地风俗习惯的一些招呼语、文明礼貌行为得到运用,广度出来了。

2 注重“双基”的落实,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培养。

无论是针对当前的应试教育还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注重“双基”的落实,要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在知识性方面,教师必须明确要掌握的知识,设计哪几个环节让学生去理解(即梯度)。在创造性方面,首先,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既要利用好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其次,学生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见解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在个性方面,学生表达呈现的多样性,在没有犯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应当肯定好的,并进行必要的激励。

3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说,课堂教学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如教学《危险的诱惑》一课时,如果老师照本宣科的讲黄、赌、毒、事例及危害,学生肯定觉得很枯燥乏味。如果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根据案例、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深入的探讨,学生有了主动权,有了独立的思考空间,才会放开手脚,团结协作,形成互动,生成能动。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中,有大量的问题期待着大家去探索。在不断完善、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问题上,我们希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创意设置新课程教学 让地理课堂更具活力 下一篇:让课堂闪烁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