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时间:2022-09-21 11:05:01

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沿海城市,他们长期在外打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或其他亲人抚养。于是,很多农村小学就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就拿我所任教的班级来说,留守儿童就占了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儿童在成长阶段其心理发展的好坏,对成年时的人格、品德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时期心理状况的发展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其健全人格的培养要靠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和成人良好行为的表率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别是父母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长期地留守而缺少父母的关爱,就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案例一]

李珊珊,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孤僻的女孩。刚开学时我就按学校的要求,把班级留守儿童的名单登记在册,并进行详细地记录备案。我发现这个叫李珊珊的女同学家庭情况较为特殊:单亲,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与她相依为命。经过进一步了解我还得知,由于爷爷年老多病,小珊珊在家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喂鸡等等,甚至还要照顾爷爷。这是一个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这个孩子比一般的留守儿童更加缺乏关爱。想到这些,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小珊珊那忧郁无助的眼睛。真让人既揪心又爱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加留意这个小女孩,我发现她极不合群,极少与同学交流。下课时,别的同学聚在一起又笑又闹,而她却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上课也不举手发言。一次写字课,李珊珊写完生字拿来给我批阅,我发现她写错了一个生字。当我想指给她看时,却发现她畏畏缩缩地躲在我身后,用极端恐惧的眼神看着我,生怕被我责骂。这一刻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真的很严重。

[案例二]

阿杰,一个让全校老师头疼的孩子。他的身上几乎汇集所有坏孩子的毛病:逃学、打架、性格暴躁、不服管教,上课扰乱班级纪律,学习成绩差得透顶。这样一个学生,偏偏分在我的班级,无奈之余,我只好接受现实,并想办法找到问题所在。经了解,阿杰的父母也在外地打工,他被“寄养”在叔叔家。除了父亲,所有的家人都拿他没办法,可父亲又不在身边。阿杰就成了一个无人敢管,无人能管的“野”孩子。这又是一个问题孩子!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长期缺少父母关爱是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长期留守的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温暖,他们的负性情感体验比较深刻,有的形成心里障碍,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卑。留守儿童自我感觉自己的家庭不够完整,不如别人美满,似有实无,经常给自己消极的暗示,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就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在生活中表现为情绪低沉、抑郁寡欢,缺少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表现为消极被动,学习成绩差,普遍持有“读书无用”的心理。如果碰到需要父母参加的活动如家长会,这些儿童的自尊心就更容易受到伤害,心理失去平衡,自卑也越发地严重。二是孤僻。很多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大多数老人都喜欢安静,不希望孩子太闹。长期的安静就会使孩子缺乏活力,不会像其它的孩子一样活泼可爱。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儿童感到孤独和寂寞,在日常生活中言语活动减少,不爱说话。在行为上缺乏交际能力,情感谈漠。同时心理上的长期压抑,导致性格过于内向,孤独离群难于适应集体生活;行为退缩,缺乏自信又拥有很强的自尊。如果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容易转化为攻击行为。这些都是最初的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儿童孤僻症。三是焦虑。长期留守与老年人生活,儿童就会受老年人的心理影响,而逐渐呈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人担心忧虑较多,对于疾病、死亡时常产生抑郁焦虑的情绪。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儿童就容易产生焦虑感。在生活中表现出坐立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激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这样的孩子往往会习惯性地逃学、打架、不听话等等,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扰。

留守儿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给我们的社会和学校敲响了警钟。作为班主任的我意识到: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是眼下是亟待解决的的问题。为了帮助一些留守儿童走出自我封闭,形成健全的人格,还他们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让留守儿童与老师、与同龄人“结对子”。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与“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接触,让有不良心理因素的孩子走出困扰,回归社会大家庭。可以让留守儿童与本校老师结对子,也可以与同村、同校的同龄人结对字,还可以通过学校少先队组织在不同学校之间结对子让更多人来关心这些极度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同时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人可以交流,让他开放自己的胸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

二、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年段其它班主任联合起来,在年段中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由各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三下午轮流接待来咨询的学生,及时发现、及时排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同时,以班级或年段为单位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并在活动中使之加强与他人的思想交流。

三、加强家校联系,使学校成为家长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多与家长电话联系,让家长明确自己是教育孩子的首要责任人,不要只顾打工赚钱,而忘了自身的责任。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要抽出时间,打打电话、写写信;有能力的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经过我与家长的不断沟通,大多数家长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之余能多花些时间与心思在孩子身上,倾听孩子的欢乐与烦恼。同时,家长也会经常和我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力地推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上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我惊喜地发现,李珊珊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了,天真无邪的笑容出现在了她的脸上。而阿杰不再逃学,虽然成绩还不尽人意,但我相信,他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我真心地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为了国家的未来,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

上一篇:浅析报纸新媒体,让我们重新审视新闻的价值 下一篇:不同要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