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时间:2022-09-21 10:33:07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举证责任的概念和内容,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我国现行举证责任规定的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论述。举证责任是诉讼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予以证明以及证明不了时需要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关键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举证责任规则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加快,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民事诉讼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大。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而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一但明确这一问题就可以分清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同一事实的不同主张或由谁来负责举证的问题。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新的制度在适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司法改革的现状,现就举证责任问题谈谈自已的一些看法。

一、举证责任概述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

举证责任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其与民事诉讼相伴而生,两者有着同样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我国,举证责任一词首先由行政诉讼法引入法律之中。虽然,对有争议事实作出认定是法院的职责,是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前提条件,但当事人是案件事实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他们不仅了解案件情况,而且有动力和积极性向法院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因此举证责任应该由当事人来承担。由于举证责任对当事人所确立的风险,可以促使当事人在进行法律行为时注意形成和保存证据,防范其中的一些风险。

(二)举证责任的内容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诉讼双方均已穷尽举证能力、完成举证义务后,仍可能出现有关事实难以查清、法律要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此时,只能运用举证责任的理论及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来决定诉讼的胜负。如果当事人有证据,无论是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有能够证明事实存在的证据,还是对方当事人有能够证明事实不存在的证据,由哪一方首先提出证据的问题并不重要,因为双方当事人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都愿意把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提交给法院,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没有证据,法院在要求当事人举证时,分清举证责任的负担还是必要的。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规则

(一)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是民事诉讼中最常用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主张者举证规则。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据此确立了主张者举证为最基本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即当事人提出主张必须有相应的证据规则,基于一定事实对对方的主张予以否定或反驳的也应该提供证据。2.法院指导举证规则。从我国的司法现状来看,我国目前未实行律师强制制度,律师的数量和当事人聘请律师的经济能力差别很大,法律援助制度尚不完备,当事人的法律知识和诉讼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的民事诉讼不同于有律师双方诉讼的民事诉讼形态。

(二)举证责任分配的特殊规则

通常情况下,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已能够解决普通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但是,在有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对其权利的特别要件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是有困难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为了体现实体法上的真实和诉讼中的公平的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作为对一般规则的补充。 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予以证明,则可以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举证责任的倒置一般适用于特殊的侵权诉讼中,是在具有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即所谓先有“正置”后有“倒置”。在确定了按照法律要件事实分类说作为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以后,侵权诉讼中原告应当对主张权利发生的侵权事实的存在负担举证责任。

我认为,举证责任分配要从遵循客观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符合经验规则,符合法律的正义、公正、公平的要求。

三、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的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司法实践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试图建立更加合理和严格的民事案件审理程序,强调当事人的作用和责任,从而弱化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义务的干预,更加倾向于重视程序公正和相对的客观真实,即法律真实。《证据规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一个专门对民事诉讼证据相关问题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对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为人民法院分配举证责任提供了更加明确的依据。但它具体内容存在缺憾,过分重视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权利而忽视了举证责任的本质属性,所以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它不可能代替新民事诉讼法或证据法典的作用,远不能满足当今审判实际的需要,体现出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立法方面的严重不足。

(二)实践中举证责任主体认定的偏差

立法的不足必然会导致实践的偏差。举证责任分配的学说虽然都将民事举证责任定义为“当事人所应承担的责任”,然而我国的司法实践却产生了是否由当事人以外的主体承担举证责任的困惑,在理论上常出现分歧。因为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各地法院在实际操作中无所适从,常常会导致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都无法确定自身在诉讼中的正确位置。负有举证责任的只能是当事人,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和作为抗诉机关的人民检察院都不能成为举证责任的主体,而所有的当事人,包括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可以成为举证责任的主体。我认为案外人不能成为民事举证责任的主体,案外人虽然受到人民法院复查程序处理结果的影响,但即使人民法院驳回其申诉,案外人也不存在败诉风险负担的问题。

(三)思想根源―指导思想的误区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是实现公正司法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如何理解“认定事实清楚”的问题上,我国却长期以来走入了一个误区。坚持实事求是,或许可以在某一程度上,在某些案件中反映了客观真实,但会出现导致审判效率难以提高、严重弱化了司法权威和违反法官中立原则等情况,更加重要的是,片面的追求客观真实在学术上阻碍了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理论的发展,导致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立法的远远不足,实践上屡有偏差。所以长期以来,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缺乏其应有的价值基础和原动力,发展十分缓慢。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审判实践中如果不以法律真实作为认定事实清楚的标准,不能走出在指导思想上追求绝对客观真实的误区,那么任何对举证责任的理论研究都只是空谈。(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08法本;河南;周口;466000)

参考文献

[1] 宋春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2,(2).

[2] 杨荣新.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3] 傅国云.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M].中国检察论坛,2002,(3).

[4] 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

[5] 万向东,刘毅.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中几个问题的讨论[C].1998

[6] 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7] 梁书文.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上一篇:对租方使用金康94合同的几点修改建议 下一篇:为了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