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描写(下)

时间:2022-09-21 10:32:01

注意事项:

一、忌“乱”求“准”

我们写文章,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什么地方需要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描写,什么地方需要详细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详细描写,都要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出发,不能兴之所至,就大肆描写一番。

二、忌“泛”求“实”

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特点,这样,给读者的印象才能鲜明突出。如果泛泛而谈,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人感到烦琐、累赘。写得多而没有特点,结果等于什么也没有写。

三、忌“淡”求“鲜”

描写要力求鲜明、生动。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写中显露出来,而且显露要鲜明。通过描写来抒情的文字,自然是饱含感情的;一般的描写,也要把倾向性表现出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褒贬、爱憎,态度力求鲜明。描写人物、景物,都力求使读者得到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要达到这种生动,并不需要过分雕琢、堆砌,只需要朴实自然地再现事物的形象即可。

四、忌“叙”代“描”

我们写作时往往缺少“描写意识”――习惯于叙述,而不善于描写。因此,作文往往平铺直叙、干瘪乏味。写作时叙写结合、突出描写,文章才有活力,记叙才能收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片段示例:

黑乌乌的枣树林立,走出一小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匹高大的棕红色的骏马,英武地踏着雪地,发出沙沙的音响。那上面坐着一个外国人,穿一身灰色的布衣军装,胳臂上挂着“八路”的臂章,腰间扎着一条宽皮带,脚上穿着一双草鞋――一个地道的中国士兵的装束。他的身材魁梧而壮硕,面孔却有点清瘦,颧骨微高,浓眉下面藏着一对炯灼的眼睛,那里面饱含着无边的慈爱;宽大的嘴角上,浮着意味深长的微笑;他的头发和嘴上翘起的短鬓,都已灰白了。他已是快五十的人,但精神却很矍铄,像一个活泼健壮的青年。看见村外有人排队欢迎他,他连忙跳下马来,高高举起右手:行了一个西班牙礼。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

技法点读

作家在刻画人物的肖像时,首先描绘他的穿着,使人看到他虽然是“一个外国人”,却有着“一个地道的中国士兵的装束”,从而亲切地感到他是自己人,是和中国人民同甘共苦的人。接着,再具体描绘他的身材和面貌,炯灼的眼睛,嘴角的微笑以及谦和有礼的态度,透露出他既严肃认真又朴实慈祥的性格以及充满自信、精神矍铄的风貌。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技法点读

作者把打人的动作细化成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的顺序展开描写,具体而生动。

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技法点读

本文段先写崩墙破屋在朔风中摇撼,极写风威;再写林冲孤身向火,火也不能御寒,极写苦寒;接着写他用花枪挑着酒葫芦,离门上锁,极写寂寞;然后正面写到“碎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从全景的角度描写风雪落难人,层层深入地写一个已被恶势力逼到绝路的林冲,反衬出他最后绝路逢生的不易。

【佳作示范】

免 费

朱玉婷

小时候,总听奶奶讲过去的事,奶奶也总是强调过去生活的艰苦,处处要花钱,但是活得很踏实。

奶奶来城里这几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上,奶奶一直嘱咐我要注意节约:“你看,坐车要花钱,上学要花钱,这吃和穿,哪一样不是钱朝前。”“奶奶,我念书不要钱。”这是我第三次跟她说了。“车来了,赶紧上车。”我掏出了月票,奶奶赶紧摸出几枚温热的硬币很着急地递给我:“赶紧把车钱给了。”“老人家,您只要付孩子的钱就行了,您啊,有老人证,免费。”司机温和地说。“啥,不要钱?”奶奶疑惑地摇头。

一路上,奶奶坐立不安,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头上甚至冒出了汗珠。“奶奶,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我担心地问道。“不是,白坐车我这心里不踏实。”奶奶很是焦虑,我无奈地笑着,但奶奶依然拘谨。

下了车,奶奶重重地吸了口气,好似卸下了千斤重的担子。晚饭后,我领着奶奶去附近的公园转游,伴着和煦的晚风,高兴的奶奶还哼起了小调。可是不久,奶奶又开始着急了:“孩子,这里怎么没有卖票的啊?被人抓住可就麻烦了。”“奶奶,这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啥,又不要钱?”她不再像刚进园时候那么高兴了,甚至有些小心翼翼,更别说唱歌了。出了公园,奶奶伸了一个懒腰,似乎很累。

路过一个化妆品店的时候,一个销售员正在卖力地宣讲。奶奶被说动了,问销售员:“小姑娘,这套老年装的多少钱?”奶奶拿着很小的一袋问。“这个啊,不要钱。免费送给您回家试用,好了,您再来买这种大包装的。”“啥,又是免费的?”奶奶拉着我迅速逃离。

一路上,各种“免费试用”“买一送一”“进店就送”的广告牌充斥了大街小巷,奶奶将她的担心和害怕一股脑地传染给了我,我跟着奶奶飞奔回了家。

那一晚,奶奶没有睡好,第二天硬逼着爸爸送她回家,问原因只说不习惯。奶奶刚到村口,就见收电费的老周头手里拿着一张收费单,交了钱的奶奶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气:“还是乡下好啊!”

点评

本文并没有对社会上的“免费”现象进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叙述一位农村老人在城市的生活经历,描述奶奶进城面对种种免费情景时的表现与心态,反映了老一辈人质朴的品质,追求踏实生活的心态,同时也反映出现实社会存在的诚信危机,角度新,立意深。描述人物经历时,过程清楚,内容明白,场景形象生动,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心理,很有感染力。

上一篇:心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下一篇: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