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1 10:17:14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手段的优劣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新办法。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加强教学的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和教改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现与大家商讨。

一、提高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

从现代教学管理来看,教师不仅是教授者,又是一个管理者。一方面,教师承担着管理学生、教学设备等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学的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教师在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测验等教学活动中,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不只是教授者,而且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这对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二、创造美好的教学环境

美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针对我国的实际,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集中精力,为教学人员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其次,教学设备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条件,应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科的教学需要,改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第三,班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学校领导、教师应注意教室的布置、课堂纪律的保持、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等方面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三、以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科学研究为两翼,实行科研兴教和民主管理

1、创造多种形式把教师吸收到教学管理中来 。

要让全体教师参与就需要广开言路、广开门路,这就必须创造适合全体教师参与的各种组织形式,否则参与只能是一句空话。形式越多,渠道也就越多,越便于广泛地吸收教师参与,更充分地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实行的全体教师参与的主要有教职工代表会、教研组长例会、联席会议、全体大讨论等环节。

2、开展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 。

教科研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为教学需要服务。总结各学校的经验教训就是一句话,为教学服务是学校科研的生命线,离开了它,不仅不能取得成果,也不会发挥作用。第二,消除心理压力,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科研。 一些教师,一讲科研就觉得神秘、高不可攀,心理紧张,因而望而却步,其实科研就是研究探索,只不过讲究科学理论、科学程序和方法而已。在教学第一线正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最好场所。学校搞科研不能拘泥于科研人员的套路,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学校的研究方式。第三,寻求专业科研机构的指导,和科研人员相结合。学校搞科研,优势是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直接实践,其困难是缺乏理论和科研的专门知识,和科研部门相结合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使学校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取得成果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机制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教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教师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可行的制度。

1、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勤。要求每个教师都严格按照教务科安排的课表上课,不能随意调课。准时上课,不能迟到、早退,上课期间必须关闭手机,否则按照教学事故处理,并与年终考勤奖挂钩,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按照具体情况,扣除部分或者是全部考勤奖。

2、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而且可行的评估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上有章可循。

3、坚持学生评议制度,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上课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每个学期都举行一次这样的评议活动。以调查表的方式,就任课教师的师德师表、学识水平、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内容,让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统一交教务科进行统计,并把结果张贴公布出来。这顶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任课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加强,这对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4、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代在不断的变化,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如今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教师如果仅凭以前学过的知识,是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此,学校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教师在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

5、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光有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其效果肯定不好,也就无从谈教学质量了。

五、发挥好教学奖励的激励作用

教学奖励是教学评价后的激励措施,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奖励应依据三项原则进行: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奖励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要把奖励的项目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部位和环节。其次是鲜明的导向性。奖励向薄弱环节倾斜,引导解决教学上落后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发展。第三是强烈的激励性。奖励的目的是激励,但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达到这个目的,如奖励上的平均主义就是白花钱而得不到效果。使奖励产生强烈激励性的办法就是敢于重奖、拉开距离,不怕有刺激性,有刺激才能有效果。

成功的管理,除了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更需要从人的情感需要和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管理的方法。我们的管理在追求“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同时,更追求“工作创新有效,和谐共处”的境界,以给我们的工作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关心教师的生活,尽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放手让教师发挥创新才能,让教师愉快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样,增强了教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对领导的信任感,达到了“管”是为了“不管”的更高的管理境界。

上一篇:论高中生物学科探究性教学 下一篇:谈教师的仪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