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时间:2022-09-21 10:10:50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面出发,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根据该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角度以及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社会网络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 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行为

[分类号]C931

1 引言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成为了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早期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探讨,现阶段的研究开始关注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联系、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经济激励制度3个方面,但相关实证研究却发现经济上的激励往往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信息系统等技术因素虽然为员工问的知识共享提供了便利,但却无法激发员工的知识共享意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焦点集中到社会交往领域,即从社会交往的视角来分析员工的知识共享。

作为社会交往的一个分支,社会网络是用于企业组织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对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研究多是探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直接影响,缺少对其内部影响机制的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将成员所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界定为网络,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企业成员所处的组织结构环境进行了有效的描述。相关研究表明,组织结构环境在员工认知的调节作用下会对成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指导。

2 概念界定

2.1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主体获取信息、资源、社会支持以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结构,它由联结行动者或节点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其中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构成了社会结构。Laumann(1978)认为社会网络就是被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以特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一系列“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节点”在持续的社会接触过程中,会发展出各种联系,并形成具有特殊形状和运行规则的网状结构。简而言之,社会网络就是“节点”以及存在于“节点”之间的网络联系,“节点”和“联系”是社会网络的两个基本要素,“节点”的位置(位置取向)和“联系”的强度(关系取向)构成了社会网络研究的两个主要视角,位置取向强调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的社会结构;关系取向描述了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社会网络中“节点”的行为表现不仅受到“联系”强度的影响,也受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的影响。“节点”的位置和“联系”的强度有效地描述了“节点”所处的环境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界定为由企业内部成员通过彼此间的交往接触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该网络存在于企业的内部,网络中的“节点”(员工)位置以及“联系”(员工之间的关系)强度是本研究的主要分析点。

2.2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知识共享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Tan和Margaret从行为角度将知识共享描述为知识所有者向他人提供知识或援助的行为集合;Davenport和Laurence认为知识共享是将个人所拥有的信息或知识传播给其他人,使他人也具备相同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Nonaka和Takeuehi基于知识创造视角,认为知识(显性和隐性)的互动需要经历4个步骤,即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和内在化,这种互动过程促进了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知识分享,并最终刺激了新知识的创造;Hendriks将知识共享看成是一个学习过程,认为知识接受者在向知识拥有者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具备重建的行为,必须具有知识去学习、分享他人的知识。

虽然不同流派的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界定,但大多都围绕知识共享行为而展开,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系列知识共享行为的集合,知识学习和知识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知识共享行为的后续价值。因此,本研究借鉴了行为学派的观点,将知识共享定义为知识所有者向他人提供知识或援助的行为集合,是个体层次上的一种行为表现。

2.3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广泛用于对个体行为的解释,认为个体、个体的行为以及个体所处的环境三者间不断地进行着交互作用,Bandura将此称为“三元交互”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个体主要包括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体对自身予以组织和实施以达成即定目标所需能力的评估;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判断。

3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

作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成熟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知识共享主体是人这一特征进行了有效吻合。因此,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与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3.1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3.1.1 “节点”位置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在社会网络中,“节点”位置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网络结构。对于网络结构,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网络密度、结构洞以及网络中心性3个方面进行衡量。本文借鉴了这些学者的做法,从上述3个方面对“节点”的位置进行了分析。

网络密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网络密度指的是网络中一组行动者之间关系的实际数量与其最大可能数量之比。密度越大,行动者与周边群体的互动联系也就越多,网络也就越紧密。对于一个联系密切的社会网络,成员之间频繁的互动交流,使得知识的流动性增强,降低了成员共享和获取知识的成本。La-gerstorm和Andersson对影响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知识共享行为的成功发生取决于成员间互动交流的频率,互动越频繁,越利于成员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由此可见,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中,节点联结的关系密度与成员的知识共享间存在着正相关。

结构洞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Burt认为,结构洞是指某个或某些群体和有些群体发生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看就似网络中出现了洞穴,他将这种关系紧密地段之间的稀疏地段称为结构洞,将填补结构洞的位置称为“桥”。结合BurL的观点,结构洞具有两方面的

位置优势:信息优势。从结构洞所处的位置看,由于其处于他人联系的路径之上,故成为信息集散的中心,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他人的信息。控制优势。处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占据了关键路径,可以对资源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同时处于该位置的成员联结了本来没有联系的双方,享有了对被联结双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结构洞的这种位置优势对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处于结构洞位置的成员由于能够将不同兴趣、不同知识背景的个体连接起来,在企业内部架起了一个信息桥梁,当成员需要大量知识时,成员只需要与企业内处于特定“桥”位置的个体保持联系,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Andrew通过研究发现,结构洞的存在有效地促进了成员间知识信息的共享与转移。

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Burr将网络中心性定义为网络成员接近网络交换体系核心的程度。从主体角度看,较高的网络中心性,往往使其在与其有联系的网络中扮演核心角色,从而获得相应的“权威”,而权威的强制性和说服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和支配其他成员的行为,使其能够顺利地与其他成员进行知识共享。Liao通过对台湾电脑信息领域的460名研发成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权威与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同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还可以凭借其所处的中心位置主动与非核心位置的成员创建“强关系”联结,增加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互动。通过频繁的互动交流,处于中心位置的个体与非核心位置的成员逐渐地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机制。Renzl认为信任能够提高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成员间的高度信任关系削弱了成员对对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心,利于成员问建立起一种共享的文化氛围,树立知识共享的态度和信念。此外,对于企业内部网络而言,网络中心性越高,个体所处的核心地位也就越突出,其他成员对其所怀有的知识共享期望也就越高。个体为了维持其在群体中的核心地位,将会努力实现其他成员的知识共享愿望,从而促进了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

3.1.2“联系”的强度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联系”强度反映了网络成员的联系特征,Granovetter从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以及互惠交换4个方面对网络关系的强弱程度进行了界定,认为互动的次数多、感情较深、关系亲密、互惠交换多则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成员间的强关系使得成员问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机制,成员间的信任机制又为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了便利:强关系可表现为联系双方强烈的帮助和支持意愿,消除了知识主体对知识的保护意识,并在知识共享行为中表现出较高的开放度和真诚度。强关系的存在意味着联系双方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对方,进而深入了解对方的背景、技能、经验等知识。成员问的理解和信任,提高了成员问共享知识的意愿以及达成一致共识的可能。当成员找寻知识时,强关系可以帮助成员迅速地确定知识的位置、特点,并及时地向拥有该知识的成员提出知识共享的要求;当成员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转移时,成员间的强关系联结为成员对复杂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供了便利。强关系联结使得成员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成员对外界新知识的察觉可以迅速地传播到整个网络,促进新知识在企业内的传播与共享。成员间的强关系反映了个体间强烈的、充满情感的相互联系,个体问的相互了解对个体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

3.2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自我效能、结果期待的影响

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企业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了描述,是一个群体层面的概念,属于环境层面的因素。结合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元交互作用”模型,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是个体的主要内容,而个体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会促进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

3.3 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在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中,自我效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个体对自己传播、接受以及共享知识的能力充满信心时,其自我效能会增加,从而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着较强的预测力,具备高自我效能的个体有着较强的知识共享意图和知识共享行为。

社会交互理论揭示了个体在采取行动时,往往会考虑收益与成本的比例,行为决策的制定通常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如尊重、荣誉以及无形的激励等。当预期的利益大于投入成本时,其采取该行动的意愿就会增强。Hew和Hara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在知识共享行为中所获得的利益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当个体相信能够从知识共享中获得利益时,其知识共享的意愿就会增强,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

3.4 自我效能对结果期待的影响

Banduraa认为个体通过判断自身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效能来预测该行为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期待又会影响最终的行为和结果。个体对自身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价将会对其共享知识的态度、内容以及其他方而的决策产生影响,而不同的决策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期待。显然,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较高时,其对知识共享的结果期待就会较高。

基于上文的分折,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但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进而间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由此,我们提出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模型,如图2所示:

4 促进企业内知识共享行为的对策

结合上文提出的影响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在促进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时,应当考虑以下几点。

4.1 构建支持知识共享的企业内部社会网络

上文的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会对企业内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在内部构建一个社会关系网络,来促进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但在构建内部社会关系网络时,需要注意:在企业内部进行恰当的分权,合理设置网络的中心性。虽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可以利用网络的中心地位顺利地与他人进行知识共享,但对于整个企业而言,这样的结构将会影响知识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有效传播。中心性有效地反映了权力的集中程度以及群体对该中心人物的依赖。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人手中时,其与网络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就会减少,知识共享就仅会在少数群体内发生。因此,企业要实现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就必须在企业内进行适当的分权,合理设置网络的中心性,从而减少成员利用其所处的中心地位获取私利的机会。在企业内部设立“桥”位置,促进非正式团体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虽然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个体由于受到外部成员的期待,会表现出较多的知识共享行为,但从整个企业角度而言,却有可能阻碍知识在企业内部网络中的有效共享和传播。企业内部网络中,结构洞的存在实际上暗含了企业中存在着相互没有联系的非正式群体。大量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得企业内部成员在知识共享中出现了信息不对称,严重地阻碍了知识共享行为的有效进行。因此,企业要想实现知识共享的目标,就必须促进企业内各非正式团体之间的联系,避免企业内出现过多的结构洞,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在各结构洞位置设立多个“桥”,以避免处于“桥”位置的成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做出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高密度的网络,紧密的“联系”会对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然而,高密度的网络以及紧密的“联系”则是建立在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基础上。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沟通交流机制,如例会、信息化的沟通平台等,培育成员的知识共享意愿,从而在团队内部建立起知识共享的氛围,最终促进企业内的知识共享行为。

4.2 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

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会对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对于自我效能,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在企业内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员工的自信心,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结果期待,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知识共享的激励制度,如奖金、荣誉等,以此来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结果期待。

5 结语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次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笔者提出了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一个概念模型,并结合该概念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的构建以及提高员工自我效能和结果期待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措施。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文献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缺乏定量化的验证和分析。今后,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对这方面作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黄昱方,女,1968年生,副教授,副主任,15篇;庄静,女,1987年生,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知识主张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扩展ECM-ISC的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