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贵悟

时间:2022-09-21 09:29:58

学语文贵悟

从古至今,人们都崇尚读书,“开卷有益”已成共识,那么怎样读书才大有所益呢?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看,陶渊明老先生就深得读书之法,深得读书之妙啊!陶先生的读书之法是“会意”,亦即“悟”,悟出真谛,便欣然忘食,这也便是陶老先生的真性情了吧!死读书,读死书,不去悟,不会悟,何以“欣然”,何得其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悟”,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进而品味语文之百味。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含义最丰富,表现力最强,最有韵律,最有魅力的语言。语言的趣味,重要的是语言的韵味,语言的韵味不仅只是体现在语言与文化的同构性上,而且重要的是在语言特定的外壳上。譬如音,语言特定的音响能够象征稳定,永恒,大小,明暗,而且能蕴含着各种复杂的感情温柔,感伤,激越,愉悦,特别是汉语言的音,它讲究平仄,用韵,它能用最奇妙的组合表达出各种内在的情感。李清照《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音词的运用,不仅音节流畅中含着滞涩,舒缓中透着深沉,紧张中浸着肃杀,而且把作者那份破国亡家的愁怨,凄凉而哀伤的心境,愁闷而悲痛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只要联系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年轻时锦衣玉食,中年国破夫亡,晚年孓然一生,终日“欲语泪先流”就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李清照内心的愁怨和悲伤。这样的语言,非“悟”而不能得其真趣。而诵读又是领悟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声的诵读就是要用清晰而响亮的语言,用饱满的激情,张弛有度,快慢适中的节奏把平面静态的字句立体式的表现出来。“把作者的情感恰如其分的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能耳醉其声,心醉其情”(叶圣陶语),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得到身临其境的感悟,悟出语言的妙味。

对文学作品中审美趣味的领悟,文学作品中的美是多方面的,有情理之美,还有形式之美,对情理之美的领悟,可以培养人情操的高尚和道德的完美 ,激发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激励人们创造辉煌的人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读《沁园春.长沙》,我们不仅只是感动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用一件事表达一个思想”“用两件事表达一个思想”……由于我采用了低起点、密台阶、多鼓励、少否定的成功教育法,那些不爱写作、不会写作的学生,转变为爱写作、会写作了;那些自卑、消沉、懒散的学生,转变为自信、开朗、向上了。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

赞扬对学生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能促使学生有积极的行为。在赞扬过程中,无形地传达了教师的价值观、是非观和美丑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内涵,便会逐渐遵循这些内涵去指导自己的具体行为。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学生的言行,许多时候并不尽人意,要想从中寻找太多值得赞美的东西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如此,教师也应该努力地去尝试。我曾在一次青年教师评优课上目睹了这样生动的一幕――教师请一个主动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的答案是风马牛不相及。当时,我真替这位青年教师捏了一把汗,担心她直率的评价会挫伤眼前这个渴望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出乎我的意料,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女老师,绕开了问题的内容,表扬学生发音准确,嗓音好听,有磁性,有魅力。末了还说:“我希望下一轮的讨论中还能听到你这么动听的声音。”当时,课堂上发出了一阵善意的笑声。这时,这位同学也笑了,脸上呈现着几分自豪。也许正是因为这位老师鼓励性的评价,激励了全体学生,这一节课同学们发言踊跃,思维活跃,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这节课也被评为优质课一等奖。事后,这位语文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番颇有感触的话:“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得到一些积极的提示,诸如‘你做得很好,不过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信息,就会使他增强自信心,在潜意识里肯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从而感受到喜悦和自尊,因此迈上成功之路的可能性会更大。”这番话足以诠释实施鼓励性评价的深刻意蕴。

成功教育是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教育改革,通过提出积极合理的要求,学生创造机会、实施鼓励、赞扬学生等手段使学生尝试成功,获取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和教育的效率。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下一篇: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