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职工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21 07:38:37

林场职工对策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林业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推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林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林业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普遍增强和提高,而作为林业工作者最大群体的林业职工队伍,则是“木桶理论”中的一块板,他们的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林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在新疆,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和“天保工程”的实施,许多林场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机构精简和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通过竞聘上岗,林业职工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工作积极性和业绩也不断提升,这使得新疆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山清水秀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应该引起各级决策者足够的关注,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也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达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之目的。

一、林业职工队伍的现状

1.安于现状,有依赖思想。(1)目前的在岗职工,都是在前几年体制改革时,经过竞聘才拥有现在的工作岗位的,林业政策稳定了,工作岗位稳定了,也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懒惰想法;(2)由营林性工作转变为森林资源保护的职能,所有费用不再靠伐木砍树,而是统一由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拨付,有“旱涝保收”的依赖思想;(3)目前,大部分职工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知识,不是望而生畏,就是毫无兴趣,没有再深造、再充电的学习意识,而是得过且过,有“人过四十不学艺”的消极意识。

2.文化层次低,工作能力弱。目前的职工队伍,有将近一半是林业工人的后代,过去随父母生活在山区,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有的是顶替接班,有的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有的虽接受过专业方面的培训,但知识老化,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有的常年工作生活在山区一线,没有优越的学习条件,自觉学习的意识也弱化。因此,对党和政府现行的林业政策,对林业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掌握不透,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力不从心,不能用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指导工作、开展业务,特别是有的职工执法犯法,不但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林业人的形象。

3.工作生活单调枯燥,不安心基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享受欲望愈加强烈,享受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享受潇洒快乐的人生,已成为时尚。而大部分林业职工都常年生活在深山老林,白天人看树,晚上数星星。有的管护所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与外面世界几近隔离。有的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肩挑马驮,既不能照顾家人,又不能尽享天伦之乐,生活非常乏味寂寞。因此,有的就借酒浇愁,有的酗酒滋事,给单位和个人造成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也大打折扣。

二、改变职工队伍不利局面的对策

1.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当今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现代林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有知识、懂管理、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急需和必要的。而目前,我们的职工岗位由于受编制的制约,正趋向于断层。因此,对于重要的工作和业务岗位,要早选人、早培养,形成人才替补梯队。并且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才竞争机制。薪酬制度上也要以岗定薪,以能定酬,使人人思想上有危机,肩头上有压力,工作上有动力。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培训要区分人员层次,区分业务类别,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培训内容要实用,教育方法要灵活,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或者进行警示教育、以案说法等方法,注重教育培训的时效性。

3.对管护一线人员的选用要重在思想和品行,最大化地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鉴于基层一线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一线职工宜选择少数民族职工,学历不在于多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即可,关键是能安心基层,扎根一线。为他们创造最人性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鼓励他们发展林下经济,不断增加他们的合法收入,使他们能真正安下心、扎下根,成为基层一线的忠诚守护神。

4.加强制度建设,把人性化管理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制度建设的根本,就是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适时修改完善制度。制度一旦确立,就要坚决地贯彻执行。在对职工队伍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要注重行为引导和领导者的情商投入。在工作上要有领导者、管理者的威严,在生活上要有与职工广交朋友的热情,工作上支持、思想上交流、情感上贴近,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建立同心同德的职工队伍,形成无坚不摧的战斗集体。

上一篇:林业科学发展管理论文 下一篇:山区林业职工素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