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审判管理 提升审判质效

时间:2022-09-21 06:55:23

规范审判管理 提升审判质效

审判管理旨在提高审判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审判活动规范有序运行,强化法官办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防止和纠正审判工作存在的偏差,全面提高人民法院司法审判水平。2013年漳浦法院立足提升审判质效,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审判管理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的功能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期,笔者对所在法院2013年审判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2013年漳浦法院审判质效指标运行情况

2013年漳浦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749件,比去年同期5332件增加417件,同比上升7.82%;办结各类案件5472件,比去年同期5250件增加222件,同比上升4.23%;未结各类案件277件,比去年同期82件增加195件。结案率95.18%,比去年同期的98.46%下降3.28个百分点,收结存均呈上升态势。

(一)指标值

2013年漳浦法院审判质效指标与2012年相比,在24个可比指标中,除3个持平外,其他均呈向好态势。其中提升幅度较大的为:当庭裁判率94.73%,同比上升42.54%;调解率61.36%,同比上升13.92%;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88.01%,同比上升12.8%。

(二)在全市的排名情况

1、排列全市第一名9项:为一审案件陪审率、生效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法定期限内立案率、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平均审理时间指数、延长审限未结比、实际执行率、执行标的到位率、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

2、排列全市第二名2项:为平均执行时间指数、结案均衡度。

3、排列全市第四名2项:为撤诉率、裁判自动履行率。

4、排列全市第五名2项:为调解率、再审审查率。

5、排列全市第六名2项:为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当庭裁判率。

6、排列全市第七名1项:为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

7、排列全市第八名1项:为法官年人均结案数。

8、排列全市第九名2项:为法院年人均结案数、投诉率。

9、排列全市第十名2项:为立案变更率、一审服判息诉率。

(三)得分情况

从2013年全市基层法院案件质量评估指标得分情况表看,漳浦法院公正指标得分88.77分,效率指标得分95.46分,效果指标得分96.45分,总得分为93.05分,排名全市第7位,案件质量综合指数得分得到提升。

二、漳浦法院开展审判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严格审判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借助科技手段把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入审判工作,对审判活动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2013年漳浦法院更加注重完善案件的审判流程管理,对立案、审判、执行全部诉讼活动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规范。立案庭跟踪整个审理流程,直至案件审理终结。通过对开庭时间、结案日期作出严格规定,有效避免了超审限、久拖不审、久审不决现象的发生,解决承办法官审理案件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疑难案件往往不能按时结案,存案积案多等问题。我们通过网上审判管理平台,整合立案庭、审管办的管理职责,实现了审判流程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二)优化案件运行机制

案件的处理涉及若干个标准流程,通过对每个标准流程的网上管理,规范了整个案件流程运作,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做到办案人员按标准办案,提升了案件周转速度。我们针对过去审判管理侧重审限管理,对案件质量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的问题,从工作启动、数据录入、信息采集,到流转衔接、审查审批等环节均设计了标准流程,简易程序适用率、结案率、调解率、结案均衡度等指标均可自动生成,实现了对案件、对办案法官的公正、科学评价。同时,不断完善案件审理程序的动态监督管理,依托信息化技术,抓住审判管理这一主线,通过搭建同步监管平台,将监管关口前移,实现了对办案过程的全程跟踪监管。通过细分考核内容和标准,形成覆盖法院各项工作的全面考核岗位责任指标体系,而且系统即可自动进行同步考核,大大提升了审判、执行案件的质量与效率。

(三)细化质效指标管理

采取“日审查、周督办、月通报、季分析”方式对审判质效各项指标进行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一是每日对结案案件信息录入进行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退回修改,确保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和完整,避免信息资源浪费,全年共发现问题268个,及时退回修改243个;二是每周对审判质效指标情况进行提醒督促;三是每月初下发结案目标和审判质效指标完成值,每月进行通报和预考评;四是每季度对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和审判质效指标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应对措施。

(四)开展专项检查评查

一是开展驳回案件专项评查。对本院2010年-2012年审结的45件一审驳回民事案件进行专项评查,对驳回事由及原因进行分析,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二是开展执法检查案件评查;三是开展“百件案件大评查”活动;四是开展发改案件质量评查,通过评查分析发改原因并进行反馈,以利于今后提升案件质量;五是定期开展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检查。

(五)规范相关制度建设

一是制定《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共7章39条,确保审判委员会议案议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制定《2013年评查规划》,确保庭审、裁判文书和案件质量评查有序推进;三是制定简易程序适用率、调解率、撤诉率、结案均衡度、审判质效预考评等计算公式,有利于各业务庭对上述审判质效指标进行自我把握和平衡;四是制定《上诉约谈工作规定》,提升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五是制定《提升案件裁判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案件裁判质量的若干具体路径建议。

三、漳浦法院开展审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审判执行工作运行态势良好。从上述各项审判质效指标看,2013年漳浦法院审判态势运行良好,呈向好趋势,与2012年同比,除3个指标持平外,其他21个指标均呈增益效果。

(二)审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以制度管案、管事、管人的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实现了对审判质效各项指标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一线办案法官的案件质量意识和程序意识不断提高,法官驾驭庭审、调解技能、裁判说理等司法能力得到提升,司法行为更加规范;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更加科学有序,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大力贯彻推行,案件研究质量不断提高。

四、数据指标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业务庭审判工作发展不平衡

人均结案数部门性差异依然较大,少数业务庭结案数还不高。尽管各部门审判工作都在稳步向前发展,但从总体上来看,部门之间的差异性并未缩小,不平衡性仍然存在。

(二)办案法官司法能力参差不齐

从总体上看,一线办案法官的审限意识、办案速度、调解技能、释法能力及法律适用能力参差不齐,存在很大的差异。全年共上诉227件,上诉案件改判21件,发回重审4件,有2件投诉案件。

(三)案件裁判质量有待提高

2013年漳浦法院公正指标得分为88.77分,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错误)0.33%,位列全市第7名,一审服判息诉率94.89%,立案变更率0.27‰,均位列全市倒数第2名。上述指标说明我院的案件裁判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进一步完善审判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全面提升质效指标

应继续巩固优势指标,提升弱势指标。在均衡结案的基础下,提高办案效率,巩固立案变更率、一审案件陪审率等优势指标,继续优化当庭裁判率、平均审理时间指数等指标。同时,应注意各项指标的平衡协调。

(二)继续重视服判息诉工作

效果指标中,一审服判息诉率、撤诉率、再审审查率、投诉率排名靠后,与其他法院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应继续贯彻执行我院《上诉案件约谈工作规定》,加强判后释法说理力度,让当事人服判息诉,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目标,切实提升一审服判息诉率,有效降低再审审查率和投诉率。

(三)注重提升案件裁判质量

各业务庭的审判人员、庭长及分管院领导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案件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我院《关于提升案件裁判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加大案件质量把关,切实从源头抓起,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案件的裁判质量。

(四)关注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全面、真实

业务庭应加强与审管办的沟通,出现异常数据或可能影响审判质效的案件信息应及时与审管办联系,案件承办人要注意核对并及时录入案件生效时间等相关信息,庭室负责人要加强检查监管。

(五)进一步提升裁判文书质量

2014年裁判文书将全面上网公布。应进一步提升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和质量,强化裁判说理和文书校核,坚决杜绝错、漏、别字及复制粘贴错误等低级瑕疵。

(六)强化与上级法院沟通联系

对于法律适用没有把握的,要及时与中院请教沟通,对于上诉、申请再审的案件,业务庭要进一步加大与上级法院相关部门的沟通跟踪力度,共同总结审判经验,统一裁判标准和司法尺度。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评价 下一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