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聋生作文水平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09-21 06:23:27

提高聋生作文水平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聋生;作文教学;生活;课外阅读;写作需求;修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1―0043―01

聋校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聋生运用祖国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过程,是聋校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数聋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习作空洞无物,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在聋校教学实践中提高聋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丰富聋生的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想让聋生写出丰富多彩、充满灵气、体现个性、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新意的作文,就要让他们积极地走进生活,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触摸周围的草和木,欣赏眼前的景和物。

1. 观察农村景色。农村的生活五彩缤纷,教师应利用节假日组织聋生走向农村,去观赏农村的美景,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都能成为学生描写田园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2. 丰富学校生活。聋生来到学校后,日常生活几乎全部在学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组织排球、篮球、跳绳、爬山、郊游等各种活动,丰富聋生的校园生活,为聋生积累写作材料。

3. 捕捉生活趣事。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可以说是俯拾皆是。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捕捉信息,指导学生思考、提炼,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让作文教学回归本质。

4. 观察城市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城的改造,郊区人的安置,这些都为聋生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

二、拓展聋生课内外阅读

1. 加强朗读训练。朗读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聋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聋生在朗读中学会欣赏、学会体验、学会感悟、学会鉴别。

2. 加强背诵积累。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聋生背诵文字优美的课文,让聋生在背诵中积累语言文字,积累写作素材。

3. 开展阅读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资源,积极引导聋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让聋生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学会积累。教师还应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巧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扩大阅读面,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三、满足聋生的写作需求

1. 模仿内化。聋校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范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注意引导聋生从教材中学习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聋生通过模仿,尝试独立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力争每教一篇课文,都能使聋生在写作上有所收获。

2. 激趣。作文不仅可以促进聋生语言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聋生交往沟通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引导聋生在作文中自由表达,让聋生的情感得以宣泄,让聋生和谐健康地生活。

3. 引导创新。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聋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聋校作文教学应引导聋生走向生活,引导聋生展开想象,激活聋生思维,拓展聋生思路,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

四、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

1. 教师示范。教师应挑选一篇比较典型的学生作文,把作文投到白板上,从作文的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选材是否新颖、语句是否通顺、层次是否分明等多方面评价聋生的作文。

2. 自我实践。在聋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后,教师要鼓励聋生多读初稿,让聋生大胆读、大胆改,让他们在读中改、改中读。教师要根据聋生修改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与其交流,鼓励、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3. 小组互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作文中的缺点自己往往不易发现,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效果往往比较好。这样既能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积极修改作文。

4. 品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收集优秀的作文点评、学生的优秀作文,把收集到的内容拿给全班学生欣赏,让学生在欣赏、了解优秀作文之后,不断提高自身评改作文和写作的能力。

提高聋生写作水平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引导聋生多欣赏,勤练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会,让聋生在自主写作中展现个性,放飞想象,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编辑:马德佳

上一篇: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三个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