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起烽火

时间:2022-09-21 05:31:56

【前言】贸易起烽火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国在6月23日一天遭遇三起贸易救济措施(trade remedy measures,主要包括传统的关税、配额,以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等)。这可能会成为贸易史上的一项纪录。 6月23日,欧盟与美国一起将中国告上WTO,还决定...

贸易起烽火

中国全力“保外需”,遭遇各国加强自我保护,不出意外地成为众矢之的

《财经》实习记者 于海荣

金融危机压缩了全球贸易。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各国保护自身贸易产业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入夏以来面临的贸易摩擦渐趋白热化。英国《卫报》6月23日的报道,甚至惊呼“东西方贸易战临近”。

6月17日、19日和26日,美国商务部在十日内,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三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称,“立案频率之高,针对性之强,令中方震惊。”

6月23日,奥巴马政府将其任内第一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件,锁定在中国。此前的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中国轮胎产品造成美国国内产业的市场混乱,并于6月29日建议政府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加征三年的从价特别关税,三年的税率分别为55%、45%和35%。此案成为美国向中国发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特保调查。

欧盟、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国在6月23日一天遭遇三起贸易救济措施(trade remedy measures,主要包括传统的关税、配额,以及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等)。这可能会成为贸易史上的一项纪录。

6月23日,欧盟与美国一起将中国告上WTO,还决定自今年8月起,对产自中国的金属盘条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印度政府则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铝平轧制品征收14%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铝箔征收30%的保护性关税。

根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中国遭遇“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措施)调查46起,涉及出口额76.36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131%,而2008年全年涉案金额为62亿美元。

缘由

近年来,中国遭受的贸易摩擦与日俱增,金融危机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速是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3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20%。2008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升至60%,远超世界平均的41%;中国成为仅次于德国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出口占全球总额的比重达8.86%,贸易顺差则超越德国,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矛盾也日益突出。WTO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三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国际经济与发展项目研究员查德・鲍恩(Chad P. Bown)在题为“中美贸易冲突与WTO的未来”的报告中称,即便在金融危机未爆发时,中美双边的摩擦便时有发生;面对经济衰退和持续恶化的失业率,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只会更加恶化。

WTO年初的一份报告认为,各国应对经济衰退的临时性措施,会最终演变成保护本国落后产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报告称,历史数据表明,贸易救济措施的增加,通常会在产业或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一年后出现。WTO7月1日发出警告,贸易保护主义正愈演愈烈。在过去三个月里,欧盟和24个国家共出台了83项贸易保护措施,是同期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中国对外贸易目前的遭遇,或是各国加强推行贸易救济措施的体现。

为应对外需萎缩,中国政府提出外贸要“保市场、保份额”。在此目标下进行的一系列调整,被不少国家认为颇有贸易保护主义之嫌,其中出口退税表现得最为明显。

2008年8月至今,中国政府先后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涉及的商品税号超过8000个(次),其中,已有1971个税号商品实现了出口全额退税。中国政府解释称,出口退税是中性贸易政策,全额退税、让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是国际贸易的惯例。中国上调出口退税率,只是将属于企业的那部分还给企业。

但财税方面的专业人士提醒,由于中外税制存在差别,中国如果按17%进行退税,实际上不只是“全额退税”,而是“超额退税”,相当于给了企业补贴。

此外,政府的一些其他做法,也不免授人以柄。今年6月4日,九部委正式通知,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应当采购本国产品。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必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商务部、发改委强调,此举针对的是前阶段中国一些地方在招标采购中出现歧视本国产品的做法,但西方人对此很难理解,并很容易将其解读为“购买中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中国经济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更易强化各国的这种看法。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出口总额下降24.1%,同期中国出口下降22.7%,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不降反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认为,其他国家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一方面想限制中国,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借此拉动本国经济。

来自各国国内的工会的强大压力,也是一大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今年以来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主要集中在钢铁相关产业。宋泓告诉《财经》记者,美国的钢铁行业竞争力很弱,但其工会活动能力很强。每当美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发起一项新的调查,或是作出某项裁决,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都会在其网站上作出回应,为政府的行为叫好。该网站从4月底至今的推荐头条,一直都是“FIGHTING BACK”(反击),针对的是从中国进口的轮胎。

反击

对于美欧诉诸WTO的案件,按照WTO惯例,在美国、欧盟提出正式咨询要求后的60天内,中美欧三方将进行磋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将进入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式过程。

此前,美国曾七次将中国告上WTO争端解决机制,其中大部分在咨询阶段即获得解决。有观点认为,这次可能也是如此。美国、欧盟诉诸WTO,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压力。一旦进入正式过程,可能花费几年的时间,结果也不一定如其所愿。

据了解,目前中方已经收到美、欧的磋商请求。中方将根据WTO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有关磋商请求。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更多地以“被告”的身份出现在案件中。截至2008年底,中国只提交了三起案件。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中国政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今年6月,中国接连向美国发起反击。6月1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美国的进口取向电工钢(硅钢)发起“双反”调查,这也是中国政府发起的第一起“双反”调查案件。

在欧美诉诸WTO的同日,中国也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要求WTO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审查美国有关限制中国禽肉进口的措施。这一行为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大为解读为“以牙还牙的谈判招数”,认为这明显是针对美国发起的原材料出口限制案。

查德・鲍恩认为,中国开始主动发起调查,可能有两个考虑,首先是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案件的反击,二是反映了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的系统性考虑。

中国对其他国家也并非没有意见。比如澳大利亚,一方面在中国进口其矿产品或参股时,要么提高价格,要么限制参股;另一方面对中国出口的制成品,像金属制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宋泓认为,对一些在经济领域不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不应该一味表示遗憾,而是要有贸易报复措施,并且在经济领域的其他交往中,也可以进行一些限制。

中国政府官员的表态,也暗示中国的反击会逐渐增多。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日前在《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对待国际贸易摩擦,一方面要通过多双边谈判,加强磋商和沟通,妥善化解摩擦,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根据WTO规则加强交涉,最大程度争取中国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也表示,中方将密切关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机关开展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情况,并保留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利。

此间分析家认为,中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报复措施,发起一些调查,寻求与对手磋商的更多筹码;不过,此举有助于解决问题,还是会引发更大的贸易冲突,目前争议颇多。■

上一篇:与“甲流”共存 下一篇:新农保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