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疑问教学法

时间:2022-09-21 05:09:17

浅谈初中语文疑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疑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疑惑的地方提出问题,聚集自己的思维指向。

如在学习《爱莲说》时,有的学生对“淤泥”却大加赞赏,以为“如果不是淤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奉献着,即使千百年背了肮脏的罪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等等。学生们能提出这些新的见解,这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实难能可贵,应及时加以鼓励。

一、教师善于设问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教师若不是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明确这一点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课堂上教师不由自主地唱起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如此授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 “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学生学会提问

在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主宰一切,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津津有味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是以“应试”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首先就时时刻刻注意渗透自我发展学习的教育。学习的目的不是为考试,不是为父母师长,而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通过课前自学,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对课文的熟悉的结果,更是独自思考的结果。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当然,对于这种自学式提问,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这样往往只会流于形式。教师应该本着启迪、示范的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从,看等事物的角度、层次,事物存在的历史背景,以及事物本身的内因等多方面启迪学生进行学习。

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三、共同解决疑问

疑问的提出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解决的途径,终究不能使学生受益。对于问题的解决,群策群力,一贯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与学生从提问中寻找到了知识的切入点,以及各种看事物的角度。对于问题的解答,老师也应首先营造巨大吸引力的情感磁场,使学生主动动脑、动口、动手,探究自然的奥秘,思考人生的真谛,感悟事物的本质,认识生活的道路。这种互动解疑的方式,不仅使师生情感的交流道道畅通,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更使学生从中得到了乐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对疑问的解答中,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找回了学生的自信,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师、学生、问题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在思考中互动中彼此碰撞、交融。在这里,没有了课桌椅的羁绊,没有了课堂里的正襟危坐,没有了一问一答式“绳索”的牵引,学生们活动在自由的时空里,飞扬着自主学习的激情,享受着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着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在对话、讨论、操作、质疑、表演、诵读、辩答等师生共同的活动中,人人各抒己见,共同体验着学习语文、使用语文的快乐,感受着生命成长的意义,享受着自我实现的满足,分享着彼此的知识、思考、见解和情趣。

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个教授技能的过程,更是能力提升、心灵升华的过程。笔者相信,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一定会形成强大的语文学习能力,找到学习的方法,获得终身学习的工具,铸就终生学习的良好品质。

上一篇:浅议物理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我对小学数学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