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1 04:05:43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语文教师应跟上时代步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语文课堂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文章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收获:首先追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其次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语文第二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第二课堂

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语文的学习从一年级拼音识字开始,几乎伴随一个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语文课堂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从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追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一般是:板书课题,解题、介绍作者,交代时代背景,生字词教学,逐段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练习。传统教学模式有它的可行性,但如果课课如此讲,教师自己都不去创新,又何谈培养学生来创新。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课课有创意,篇篇出新招,上出新意,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三段式:

(1)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圈点,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主题。(2)解决问题。(3)熟读,仿写。

2.五段式:

(1)指导自学,发现问题。(2)疑难解答。(3)精讲课文精彩段落。(4)做练习。(5)总结学生练习和学习的情况,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3.六段式:

(1)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重难点自找答案。(3)讨论:自学没解决的问题在讨论。(4)答疑: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解决。(5)自测。(6)总结。要学生为这节课写出小节。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首先重视问题的设置,因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切入点,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进入创新大门的必由之路。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就会有创造。同时问题设置从训练学生思维出发,把握好角度、坡度、难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扎扎实实地搞好学生思维训练。教会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发散、概括,让学生的大脑经常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使他们在分析、联想、概括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会系统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其次把“写”引进课堂,课堂上侧重写理解、写体会、写感情、写场面、写景物、写人物、写片断、或改写、或扩写、或缩写,用“写 ”来直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做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多年来,我经常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同时备课时尽量多的准备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开阔他们的视野。智力竞赛、辩论会、文学社,读书俱乐部……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成长。

在扩大学生阅读面方面,我的做法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阅读本,每周检查一次,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书籍名称,作者,佳句妙词(至少10个),主要内容,感悟(200字,可以防写)。诗词积累包括:诗词名,作者,朝代,诗词类别,名句,名句句意,感悟。同时成立读书俱乐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鼓励学生多读书,鼓励学生更加个性化地读书。

而文学社的成立收获更是很多。文学社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每期我们都设专题让学生创作。首先由指导老师围绕专题开展讲座,倡导创新作文。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先导,从研究发现的问题入手,捕捉具有创新意义的素材,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文学社定期出版刊物,刊物的装帧设计,出版发行全面教给学生自己处理,学生的美术知识得到应用。可以说每期刊物的出版都是学生智慧的结晶。

现代科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问号,都可能导致一门新兴科学的产生或新兴技术的采用。水烧开时,火炉上的水壶盖子被水蒸气冲开了,壶盖“巴塔巴塔”地抖动着。许多人对蒸气的力量没有深思,而瓦特却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气机。大千世界有无数的问号,让学生在问号中作文,在作文中创新,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在充满创新细胞的少年眼中,历史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未来的世界,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题材和创新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在学习《阿Q正传》、《茶馆》、《雷雨》、《屈原》、等类作品时,一方面要学生读原著,一方面给学生放电影,在这个基础上要学生学写文学评论或者读后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进不仅增强了视觉直观性,而且使学生产生了浓郁的学习兴趣。

在当今时代,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文化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使自己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而且要在职业技能和技巧的应用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为将来自立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家彬,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两个转化,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8.

[2]罗易,用创新的眼光看(写)我们的世界,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9.

上一篇:点燃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下一篇:浅析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