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处理混凝土板裂缝问题

时间:2022-09-21 02:44:56

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处理混凝土板裂缝问题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混凝土楼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的原因,其次,就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处理裂缝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 often find that concrete floor more or less will crack,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building func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floor the cause of the tear, second,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cracks thoroughly discussed,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s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楼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容易渗透到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在诸如水泥等水化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出现混凝土碳化的现象。混凝土碳化会破坏钢筋纯化膜,降低混凝土的碱度,如果空气和水在同时期同时渗入,那么钢筋就产生锈蚀。裂缝产生的原因涉及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环境状态等诸多因素。

2.建筑工程施工中楼板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某种裂缝人们很难给予一个准确明晰的原因分析。工程实践证明,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变形、荷载以及不均匀沉降。一般由温差、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变形造成的裂缝约占80%,荷载等造成的约占20%,当然还需要考虑其综合原因。

(1)混凝土自身因素

由于混凝土中骨料级配差、加水量大、构件厚度大、捣振不均匀等原因,致使混凝土固化缓慢、粗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下沉的粗骨料被钢筋阻隔而产生不均匀下沉,致使被阻隔的部位出现裂缝。上浮的水泥浆导致混凝土表面收缩率增大,致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沉缩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沉缩量一般为构件厚度的1%左右。

(2)温差裂缝

水泥水化热容易引起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过大。混凝土结构大多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后,其表面则散热较快,而其内部散热较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温度差,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而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此时,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一旦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低于温差产生的表面抗拉应力,那么就必然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这是因为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导致的。经观察,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在楼板表面,宽度大多为0.05~0.5mm,在新旧混凝土结合处裂缝集中度较高;个别严重的横向裂缝则沿着整个施工断面而裂开,造成“断板”,宽度最大有1mm,其中以表面混凝土出现的概率居多。

(4)钢筋锈蚀导致的裂缝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有氯化物浸入,或者钢筋质量较差等等因素,均可发生锈蚀反应,导致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发生腐蚀之后,产生的锈蚀物氢氧化铁的体积就比原来增大约2~4倍,产生膨胀应力,致使表面混凝土剥离、开裂,产生裂缝。

(5)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kg/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3.建筑施工中如何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问题

(1)原料的选用及质量控制

实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础就是必须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选材时,应在保证活性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砂、石含量,尽可能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采用细度小的水泥。在配合比设计中,应适量掺入粉煤灰、添加剂与减水剂, 减少含砂率和水泥含量, 以提高产品的抗裂性和密实度,减少干缩,当然必须在有效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在对原料进行检验时,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该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检验频次和检验标准,使其符合全部技术性能指标。

(2)完善振捣、浇筑环节的质量管理

振捣、浇筑环节作为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为关键性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来进行。摊灰与振捣应在对称位置开始,不可过振或漏振,要做到无骨料集中现象,分层清楚、铺料均匀、平仓分层满足振捣设备能力的要求;混凝土要振捣有序,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无气泡、产生浮浆为标准,振捣应该插入到下层5cm左右;浇筑环节中,应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振捣时间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缝留在后浇带处; 浇注完毕后,表面要抹平、压实,排除泌水,清除多余灰浆;为了有效防止出现表面和松顶干缩裂缝的现象,必须在定浆后进行二次抹压、二次复振。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其目的主要是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应力;其次是降低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的抗裂能力。同时,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抗风条件,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在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施工人员需根据事先确定的温控指标的要求,来确定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条件受限时,也可采用预埋导管注入循环水,利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块内温度。

(4)加强结构方面的控制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结构所受到的外部作用为外荷载,即第一类荷载,其十分重要的外部作用是变形作用;第二类荷载为间接荷载,其变形作用包括温度、湿度、地基不均匀沉降。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荷载易造成的裂缝问题,从构造设计、配筋和构造缝设置等几个方面考虑,尽量控制建筑物的形状规则、刚度均匀和构件连续,从而减少温度变形和应力集中。并合理进行空间布置和设置沉降缝,在构件的特殊部位设置构造钢筋,分散裂缝和减少构件裂缝。

4混凝土裂缝处理

根据现场实践经验,混凝土裂缝分为有害的及无害的两类,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使用功能而定。施工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对于出现的裂缝,也要通过处理,使其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1)表面封闭法

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流程是:裂缝表面清理配置修补胶液涂抹在混凝土裂缝表层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增强封护。表面封闭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

(2)嵌缝密封法

采用填充密封法修补混凝土裂缝时,应先清理混凝土构件表面,然后沿裂缝走向骑缝凿出“V”形槽或“U”形槽,槽中嵌丁基橡胶、塑料油膏、聚氯乙烯胶泥等塑料材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刚性材料,将裂缝封堵。

(3)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采用低黏度、高粘结强度的结构胶,通过压力灌浆(0.2~0.4MPa)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中,扩散、浸渗,达到粘接、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适用于修补温度缝、收缩缝、受力缝、沉降缝,恢复建筑物其整体性和使用功能。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又能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

(4)迭合面层法

在混凝土表面凿毛清理,铺设钢筋网,重新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浇筑层。当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裂缝,而且采用其它办法单独处理各个裂缝过于昂贵时,用这个方法来密闭、覆盖(不是修复)裂缝非常有效。对于偶然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缝使用该法很有效。

4.结语

总之,虽然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危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从结构设计、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控制裂缝的发展和减小裂缝的宽度。对于出现的裂缝要认真分析原因,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加固补强,使混凝土板能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上一篇:浅议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析道路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