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时间:2022-09-21 02:35:10

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摘 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开始逐渐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体育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综合体能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把分类教学模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将根据分类教学模式的概述,深入分析分类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运用

一、分类教学模式

近几年,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时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的是教师制定项目,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特长发挥。而分类教学模式则全面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根本,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样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堂中积极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开始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灵活分组

体育教师在应用分类教学模式时,可采用灵活分组这种教学模式。灵活分组实际上就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内。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再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分组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与第一次分组不同,此次调整是把学习状况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内,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应用灵活分组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很好的了解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后续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十分有利。另外,学生在与和自己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时,不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比如,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带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对每位学生的动作规范和肢体协调性做简单了解,了解过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把操作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内,鼓励每位学生在组内都要积极的进行探讨和交流。经一段时间的小组学习后,体育教师需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此次分组教师要把操作水平有较大差异的学生分到同一个组内,然后再对新组成的小组成员进行指导,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并具有合作精神,鼓励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带动较弱的学生,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增加项目

现阶段,学校内的学生都处在热爱体育锻炼的阶段。但是由于学生目前所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课程繁多,使得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会逐渐降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爱好,其中男生和女生对体育的爱好就有较大差异。经比较,男生对竞技类的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而女生则更喜欢瑜伽、健美操等类型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和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也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运动基础,这样才能够确定课堂中体育运动的类型。只有确定好运动类型后,才能选择出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就当前体育教学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都十分传统,基本上都以篮球和跑步为主,但是这两项内容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分类教学内容时,要尽最大努力增加各种体育项目,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从而满足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教师能最大限度的增加体育项目,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开设选项班这种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不仅能尽快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还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兴趣的主要平台。

3.合理分层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每一位学生都会受到自身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他的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心理状态等影响体育训练的因素都是不一样的。合理分层教学方式主要是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具体有学习能力水平、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根据学生的水平程度进行分层。而教师在体育教学期间,就可以根据每一小组的实际水平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一代的学生正是处在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要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尽可能的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分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体育项目,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使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卫岗.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0-25.

[2]程.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上一篇:唐三彩的造型艺术遮谈 下一篇:用心搭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