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责任感辅导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21 01:41:44

家庭责任感辅导的研究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的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负责任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

目前,我国家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照顾过多、保护过多、束缚过多。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有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是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不愿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同时更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苦,不会感恩。我们感到,应尽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品德、感情、人格教育的现状,从对家庭所承担的责任出发,让学生心中有家,尽到自己的责任,也要让家长明白家庭是孩子责任感建立和提升的重要环境。孩子责任感的建立和提升,家长的角色最为重要,孩子也是家庭的成员,他们不但要学习爱自己,还要学习爱家庭、尽责任。

二、学生家庭责任感与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的学生责任感现状以及家长在提升子女责任感方面的能力水平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学校提升学生责任感以及指导家长提升子女责任感地策略,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责任感自我评价问卷》《家长提升子女责任感能力自我评估问卷》,对本校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全校教师进行调查。家庭责任感方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1.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调查结果表明,88名被调查学生在家庭责任感方面,经常或大部分时候做到“外出或在家会主动想家人打招呼”的占88.5%;“会与家人聊聊自己的生活与学生”的占68.9%;“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尊重、关心长辈”的占77.3%;“知道父母工作挣钱不容易,不乱花零用钱”的占73.9%;“自己的物品包括学习用品、衣物定期收拾、摆放整齐”的占74.7%。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较强,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家庭责任感淡薄。

2.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78名被调查家长在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方面,经常或大部分时候做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的占74.7%;“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占96.1%;“没有帮孩子收拾书包,带齐学习用品”的占93.4%;“邀请孩子一起策划家庭活动和讨论家庭大事”的占26.0%;“有给孩子作选择及承担责任的机会”的占88.3%。

可见,大部分家长能经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行为都比较有利于孩子家庭责任感的提升。但是,也有大部分家长未能把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来看待,很少邀请孩子一起策划家庭活动和讨论家庭大事,很少给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和分担家庭责任的机会,这就十分不利于孩子家庭责任感的提升。这表明,从总体来看,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水平一般,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的目标和操作原则

1.总体目标

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的培养纳入学校品德教育、学科教学、班级负担、家长学校、亲子辅导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从各种体验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学习、反思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家庭责任意识,激发关爱家庭成员、感恩家庭成员的情感,锻炼为家庭服务的责任意志,养成自立互助的责任能力和责任行为。同时,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子女家庭责任感重要性的认识,改进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方法和技巧,从而逐步提高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总体能力水平。

2.操作原则

在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家庭责任感的知(确立服务目标的动机)、情(对家人的关爱、感恩)、意(克服困难承担责任的毅力)、行(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尊重、对家庭成员分别所承担的责任的自悟)的有机和谐组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现奠定基础,引导学生“以爱为基石,以了解和沟通为双翼,以服务的意识与毅力做后盾”,站得更高,看得更多,自我更完善。在家长方面,主要引导他们如何科学地爱孩子、爱家庭、做榜样。

四、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的对策

1.确立教师意识,增强教师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的能力

一个人的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经验中逐步形成的,是可以通过互动改变的。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需要引导和培养的,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人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责任感。因此,没有教育者自身的一种正确的责任意识,受教育者如何将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呢?学生的责任感首先源于教育者的责任感,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必须先确立教师的鲜明意识。

2.开设亲子工作坊和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家庭责任感以及对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责任感是有价值取向的,孩子在接受价值观念时,首先是看教育者——父母自身的言行是否符合这些价值观。父母应该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浇灌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要为孩子树立榜样,从自己做起。由于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会明显影响其子女的家庭责任感发现水平,因此,我们要知道家长了解当前学生家庭责任感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一切从家长开始,从提高家长自身的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能力着手,从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建立家庭责任感的良好家庭环境做起。

3.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班级辅导活动,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班级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共同体,利用班级阵地,对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辅导,我们已经有一定的探索成果。如围绕“对自己的家庭负责”,我们还可以开展“我是爸妈乖女儿”“我知道节约了”“家务知多少”等班级辅导活动。

在开展提升学生家庭责任感系列班级辅导活动的同时,我们可配合亲子锦囊,建议家长在家中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亲子活动,并印发一些有关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资料,供家长学习参考。为家长提供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具体操作方法,引起家长反思自己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态度和行为,增强家长提升子女家庭责任感的能力。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自主管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下一篇:“首因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