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民商法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1 01:25:42

对我国民商法制度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民商法制度对民商事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民法典,因此在民商法律建设上依然比较薄弱。本文将对我国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民商法律体系的构建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 民商法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民商法制度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制度建设履步维艰。就目前我国民商法来看,虽然出现了许多民商事单行法律法规,但至今没有一个作为整个法律核心的民法典。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对我国民商法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成为目前我国进行法制建设的关键。

一、目前我国民商法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商法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经济目的或利益,而使用权力,对民商事活动进行规范和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一般而言,民商法总是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商法对市场经济活动发挥着直接的规范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需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民商法制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民商法制度理念滞后,不能充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民商事经济领域受到了世界经济自由主义的严重影响,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自由贸易原则以及最惠国待遇原则等,对我国民商法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受传统封建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我国提倡主体平等与私权神圣的民商法制度理念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造成了我国现代民商飞制度理念的严重缺失。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民商法制度才开始制定,因此受传统法治理念的影响很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虽然近年来我国民商法制度理念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总体上仍然比较滞后,这样的法律制度根本不能真正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第二,我国现行的民商事立法体系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对于我国民商法制度而言,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形成一部核心性的民法典,这对我国民商事领域的法制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我国现行法律运行体系中,法律规定的一些条文非常粗疏,内容上也多有遗漏。近年来,国家行政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便不断陆续实施一些条例、细则、办法、意见等政府规定,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解释那些含糊不清的法律规定和弥补法律制度上的空白。然而,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这些数目繁多的法律规定往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各规定之间常常出现重复或冲突,甚至在对民事法律关系的确立上还出现过多次立法的现象。这些现象充分反映出我国现行的民商事立法体系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与协调性。

第三,现行民商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化、简单化,缺乏实际可操作性。从表面上看,我国民商法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细究之便可以发现,民商法制度所规定的大多数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简单化,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在现行民商法领域,仍然存在着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化、简单化,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的问题。

第四,现行民商法制度具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就我国现行民商法制度而言,严重的行政化倾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法律条文的规定。在我国现行的民商法律规范中,存在着很多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其次,民商法立法过程是通过行政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房地产法就是通过《房地产管理法》的形式颁布并实施的;最后,大部分民事立法活动是有行政部门负责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商法制度的规范,对民商法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造成了的阻碍。

二、关于我国民商法制度改进和完善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我国目前民商法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使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法制观念,加快民商立法进程。

较之于我国刑法和行政法而言,民商法领域至今还没有出台一部核心性质的法典,这是民商法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大缺陷。因此,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客服立法进程周期长的弊端,我们就要及时转变法制观念,加快民商立法进程。我们传统的立法模式是先改革、后立法,或者先实践、后立法;立法原则是“宜粗不宜细”,条文笼统、原则性规范太多。因此,只有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民商法制度存在的桎梏,从根本上转变法制观念,使法律法规的内容更加明确、具体,才能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民商法律体系,提高法律效率。

建立健全民商法律体系,要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需要什么,制定什么”的应急式立法模式,要正确认识到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体系绝不是各种法律法规的简单组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科学的预测,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立法体系,这样就能避免立法工作的盲目性,使各项法律法规都能相辅相成、 协调一致。只有建立健全民商法律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法律效率,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建立完善的民商法运行机制。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法律运行机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在倡导市场经济的今天,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民商法运行机制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制定一套科学的、完善的民商法运行机制,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健全民商法运行机制的基本要求在于立法,通过该项权力的行使,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同时,民商法领域的审判权和检察权也要由专门的司法机关独立行使,任何社会组织、行政单位都不得进行非法干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民商法的独立发展,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民商法运行机制。

(四)不断实现民商法制度的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民商法理论必须实现创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诸如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交易方式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复杂和频繁,这对民商法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民商法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总而言之,民商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国家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我国民商法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多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进行创新。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研究的思... 下一篇: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