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1 01:23:22

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52例,并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52例作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差异(p

关键词

骶髂关节损伤 推拿手法治疗 正骨手法治疗

骶髂关节损伤是指骶髂关节周围韧带牵拉损伤后引起的腰骶部疼痛。主要见于骶髂关节轻度错位,其次在有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病人中,有时合并腰骶劳损及腰肌劳损。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经产妇,为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加正骨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损伤,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104例病人均来自清新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中心。104例病人中,其中男46例,女58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l小时,最长6个月。10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人,在治疗期间禁用任何消炎镇痛药物。

2 诊断标准

2.1 症状 患侧腰骶部放射性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出现串痛,麻木、乏力等症状。病程较短者走路跛行,不敢下蹲;病程较长者临床症状较轻,因气候变化、活动剧烈及劳累过度可使症状加重,一般夜间平卧时疼痛加剧。

2.2 体征 患侧髂后上棘骶髂关节部有肿胀压痛,可触到阳性筋结节。经X光线检出两侧髂后上棘高低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骶髂关节缝变窄,或有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少数盆腔左右不对称。经CT扫描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的存在。4、字试验阳性,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

3.1.1 推拿手法治疗:对病程较短患者,先让患者俯卧,从患侧腰骶部到下肢疼痛放射区施用滚法、拿法及指揉法。轻柔和缓,以增强滚法和拿法的效果,解除韧带和肌肉的紧张痉挛,以缓解疼痛为度。再配合点穴法:以大肠俞、小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风、委中、承山等穴为重点,目的在于舒筋活络,对于病程较长患者,在以上手法基础上,再加弹拨法,以解除粘连、缓解痉挛,在筋结上(也就是阳性反应物)施术5~10分钟,使韧带肌肉充分放松揉法放松。

3.12 正骨手法治疗:运用中医正骨手法整复错位并调节肌健和韧带的位置,解除紧张痉挛。手法多采用后伸按压法。患者俯卧,双手自然分于床两边,头转向施术者,脸紧贴床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令一助手站在患者患侧,双手抱起患者患侧下肢,一手置于膝关节上缘,另一手置于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约上1/3处,向上向处抱紧固定,向上提起角度约离床30~40°健侧下肢尽量向健侧分开,术者站于健侧,双手叠压在患侧骶髂关节患处,向下向外按压,操作过程中能听见关节弹响声最佳,但不可强求其声,敕复后手法揉法放松。

3.1.3 疗程:每周3次,3周3次,3周为1个疗程。以治疗个疗程为限。

3.2 对照组 治疗方法同3.11和3.13

4 治疗效果

4.1 疗效标准 痊愈为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为功能基本恢复,腰部活动正常,疼痛基本消火偶有发作,但休息后能白行消失;无效为症状和体征尤明显改善。

4.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中52例患者痊愈42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川100%。对照组52例患者痊愈29例,好转22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8.1%,经统计学处理X2=8.04,p

5 讨 论

5.1发病机理 骶髂关节是山髂骨的耳状关节面与骶骨的耳状关节面构成。两关节而的大小开头彼此十分吻合,但关节面糊糙不平,表面被覆盖一层软骨,是一个不规则的微动关节。骶髂关节是人体负重的枢纽,脊柱所承担的重量通过骶髂关节传导到下肢;足和坐骨竹节所受外力也通过骶髂关节传导到躯干,但骶髂关节是一个极稳定的关节,骶结节韧带,骶脊韧带和骶髂前韧带能稳定骶椎,限制骶椎向骨盆内移动,因而骶髂关节只有极小量的有限运动。因此,人们虽然经常负重,但造成骶髂关节扭挫伤或移位者较少,只有在受到较大暴力的冲击下,才能推动骶髂关节超过生理所允许的活动度,引起关节周围的肌筋、韧带损伤而发病。当弯腰拾取重物时,下肢肌紧张,牵拉坐骨向下向前,髂骨被旋转后,易引起骶髂关节扭伤,或者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坐骨结节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通过骶髂关节向下传导,两作用力在骶髂关节汇合,将骶髂骨推向上,向内移动,而产生骶髂关节错缝。同样的机理,单侧下肢的突然负重,如跳跃、坠落等,也可以引起骶髂关节错缝。女性骶骷关节活动范围较男性大,在妊娠时,由于内分泌的改变,骶髂关节附近的肌筋和韧带变得松弛,体重和腰椎前凸增加,易于发病高于男性,尤其经产妇易于诱发此病。

5.2 鉴别诊断 本病因表现为一侧下肢坐骨神经走向区域疼痛和酸麻、乏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风湿性坐骨神经痛或是缺钙所致等。笔者认为在CT排除椎间盘突出的同时,x线表现为两侧髂后―上棘高低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骶髂关节缝变窄,或有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即可珍断为该病。

5.3 治疗方面,笔者认为采用正骨手法与推拿手法相结合可达到较理想效果。正骨手法前必须先充分舒筋,然后用复位法容易成功。若手法一次不成功可下一次重复进行,整套手法要柔和不要粗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祖国医学指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正骨整复,这样可以使气血流畅、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根松解。再配合推拿手法以通经络,可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腾明德手法治疗单纯性骶髂关节前后错位一附100例疗效分析.按摩与导引,2003;19(1):35.

[2]刘天俊.关节运动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点滴体会.按摩与导引.2003:19(4):36.

上一篇:循膀胱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 下一篇:推拿配合针灸微波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