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品菜”对企业管理的借鉴

时间:2022-09-21 01:13:14

浅析“品菜”对企业管理的借鉴

【摘要】本文从日常生活中“做菜者”与“品菜者”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品菜”对企业管理的借鉴作用,说明了企业管理者扮演“品菜者”的必要性,提出了扮演“品菜者”应注意的问题与方法。

【关键词】管理者,品菜,做菜

一、“品菜”带来的“众乐乐”

有人要吃菜,总得有人做菜。是做菜的重要还是吃菜的重要?这似乎是个家常便饭的小问题,看上去,我们能吃到菜的人应当对此心存感激。说到做菜,笔者的母亲就做得一手好菜,而且炒菜、蒸菜、汤类、点心,样样精通;咸的、辣的、酸的、甜的,种类齐全;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如果到饭店工作,也不失为一个好厨师。可是,当这位善良的母亲、贤惠的妻子一个人呆在家的时候,不是吃一碗泡面,就是两个馒头,顶多出去草草了了地点几分小吃,随随便便地填饱了肚子,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时常“懒”得吃东西,等晚了、饿了,才想起拿点儿水果、零食之类的充充饥。为此,笔者也多次“批评”母亲大人。母亲大人倒并非对自己吝啬或节约,家里的冰箱经常放着各类食材,油盐酱醋各种佐料也不缺少哪一样。只是她老人家没多大兴趣犒劳自己的嘴巴罢了。而每当父亲回家吃饭时,她就会按时做些好吃的。而当我偶尔从学校回来时,这位家中的“一级名厨”更是会使出浑身解数弄出个“满汉全席”来,饭桌上,不是给我夹这个,就是要父亲吃那个,还不时询问两句某道菜好不好吃。若是我们太快吃完,又不添饭的话,她还颇有几分不高兴。

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母亲的拿手好菜是要有人细细品尝的,与独享自己的饭桌成果相比,更愿意看到一家人饭桌上喜笑颜开的“众乐乐”。

二、管理者扮演“品菜者”的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时地扮演着类似吃菜者与做菜者的角色。过年时,我们渴望收到厚厚的红包;对多年不见的挚友,我们想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欢迎礼;女人花两个小时打扮,为了给约会的男主角留下好映像。也许这就好像伯牙的琴声需要有钟子期来听一样吧。

在企事业单位的现代管理中,如果管理者能主动将自身与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变成“吃菜”与“做菜”者的关系,时刻记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吃菜”的人,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把自己扮演成一位“品菜者”,是非常必要的。

三、管理者面临的传统管理模式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私人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任务式管理模式,我们看到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际关系是处在一种“木已成舟”的等级体系中,企业约束员工行为方式的唯一法宝是既已成文的规章制度。管教者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方式就是“下达任务”与“扣钱”,即管理者对员工下达指令性或指标性的任务,员工按要求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员工可以领到按规定所允诺的工资,未完成任务的则要扣除部分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则给予适当奖励。总而言之,在管理中,仅凭经济惩罚限制员工消极怠工,用经济利益促使员工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员工怨声载道,产品质量和产量上不去,企业产置和利润也上不去。对于企业而言,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四、管理者扮演“品菜者”应注意的问题

大量的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告诉我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仅仅需要金钱与利益的维系,更需要情感的维系。知人善任绝对是对一个管理者很高的评价,如果管理者学会扮演伯乐的角色,千里马会更愿意为你卖命。比方说,你作为一名管理者,在员工执行任务前对他传递出这样的讯息:你的某项能力非常突出、我很欣赏你、我们团队很需要你……。在员工完成任务后,又对他传递出这样的讯息:因为有你的存在,我们团队才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因为你的贡献,我们才能做得更好,如此等等,则往往能事半功倍地激发出员工的潜能,让他们为企业主动地贡献自己的精力与智慧。这个道理其实不难理解,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人往往渴望遇到懂得他的人、欣赏他的人,正是这种希望被重视、被认同、被需要的感觉成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感的追求,促使他们屡屡想为“知己者”担当责任,奉献一切。

当然,作为管理者,要想当好一个“知己者”绝非易事。这首先要求管理者具有敏锐的眼光,并且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你得知道谁的长处适合哪项工作。其次,管理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足够的自信,若害怕员工“功高盖主”,便不会有太大作为。第三,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能适当表达自己对员工的欣赏之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再好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也要有懂得品菜的人,他所做出来的菜才有意义。一个擅长“品菜”的管理者,只有将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充分认识“品菜”的功能性,尊重员工,欣赏员工,适时地激励员工,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才能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才能让员工真正以企业为“家”,心甘情愿地为企业谋利益,从而达到企业、员工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周爽,孙毅.浅析游戏规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

[2]杨月坤.员工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

[3]陈万青.人力资源管理的生命力-激励公平.中国房地产业,2011(5)

[4][美]史蒂芬.柯维;高新勇,王亦兵,葛雪蕾译.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上一篇:社会公众对金融产品认知度及消费习惯的调查研... 下一篇:浅析部队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