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治疗方法分析

时间:2022-09-21 11:27:08

癫痫治疗方法分析

【摘要】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神经疾病,是神经内科中仅次于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第三大疾病。本文就癫痫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癫痫治疗;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59-01

癫痫的治疗当前还是停留在控制发作上,不管是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仍还尚不足以解决全部的癫痫患者的发作问题。我国新技术与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和进一步成熟,将来会有更多的癫痫患者免受发作之苦。

1癫痫药物治疗方法

目前对癫痫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按照正规的原则选取抗癫痫药物,采用单药治疗原则,对于单药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则采用添加治疗,可以使70%-80%的癫痫患者能够达到缓解状态。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疗效肯定,价格低廉。苯妥英钠疗效与卡马西平相近,但由于其慢性的毒性作用,逐渐退出了首选,苯巴比妥以及扑米酮效果较差,并且由于有明显的认知方面的不良作用,也不作为首选用药。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等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临床中对江宁区86例难治性癫痫病人,以托吡脂作为添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58%,22%的患者发作停止;对复杂部分性发作者有效率达69%,对其他发作类型亦有一定疗效。新型抗癫痫药物由于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临床经验比较有限,从已有的经验看,对传统抗癫痫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病例可以试用新的抗癫痫药物。

2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

癫痫患者经2年以上的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且已经达到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但每月仍有4次以上的发作者称为难治性癫痫。相当一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国开展的各种手术包括: 颞叶前部切除术、颞叶外皮质痫灶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脐眠体切开术、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低功率电凝皮质热灼术、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γ刀或X刀)治疗等。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脑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对致痫灶定位已越来越准确,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已成为治疗癫痫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研究显示对4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癫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并进行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疗效满意32例(681%),显著改善7例(149%),良好5例(106%),较差2例(43%),无改善l例(21%)。除l例巨大AVM术后有偏瘫,l例有计算障碍以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当然手术治疗仍有一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癫痫患者都能够找到单一的局灶性的致痫灶,而且切除神经组织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很多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等并发症,还有些病人不愿意手术。

3电刺激治疗

31迷走神经刺激术1997年,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癫痫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VNS治疗是刺激左侧的迷走神经,使神经通路和神经化学物质发生某些变化而产生抗惊厥药物作用。VNS伴随神经活性的增强,促进在杏仁核、扣带回、下丘脑核团c-ofs的表达,以及脑干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的产生,脑脊液中两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乙酸和7-氨基丁酸增多,促进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活性:所有这些都对癫痫发作具有改善作用。在癫痫人群中,VNS除了可减少发作频率外,还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时间和强度,能够改进认知状况、社会技能和生活质量。与抗癫痫药比较,VNS的作用更好。VNS没有抗癫痫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如疲劳、记忆力损害、头昏眼花等,更加容易被大部分病人所接受。对医生和病人来说,应用、随访和治疗调整都十分方便。对于药物副作用很大,不适宜手术的病人来说,VNS不失为一有益的辅助治疗方法,并且对癫痫全面性发作和年龄小的儿童也有有益的作用。Kossoff等用VNS治疗了5-12岁难治性癫痫的儿童,发作明显减轻,而且更为显著的是在减少攻击性、社会交往和行动上都有了显著的进步。VNS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声音嘶哑、感觉异常、呼吸困难。当然VNS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恰当的标准来判别哪些病人适合做VNS;VNS的最佳刺激参数还没有建立,但是VNS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癫痫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虽然它不能够取代癫痫外科的治疗作用,但是对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以及病人及其管理者的方便应用都比药物治疗更具有优势。

32脑深部电刺激术(DBS)DBS是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一种方法,其通过在脑的深部特定部位埋置微电极,脑外刺激器控制、调整刺激的电压、脉宽、频率等参数的方法来进行疾病治疗。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可以调控皮层兴奋性的各个皮层下部位都被作为刺激靶位用于治疗癫痫。但是限于电生理技术、微电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微侵袭并能够精确定位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的局限性,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报道的刺激靶位有小脑、丘脑、丘脑中央核、丘脑前核、丘脑底核、尾状核和直接刺激致痫灶,以上报道都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其中丘脑中央核、丘脑底核以及致痫灶的直接刺激似乎更有临床应用前景,选择丘脑中央核作为靶点的原因为:(1)丘脑中央核是丘脑中一个较大的圆形核团,定位容易。(2)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刺激此核团能减轻癫痫的发作(3)刺激丘脑中央核很少引起感觉及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一在临床应用中,使用低频刺激(6~8Hz)或高频刺激(60Hz)均能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Fisher等所报道的一组7例病人中,经过慢性电刺激治疗,所有的病人的癫痫发作频率均有下降,并且未发现有副作用。由于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在控制帕金森病方面稳定的疗效,有关丘脑底核电刺激的理论研究和刺激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来自药理学和电生理方面的证据也提示丘脑底核参与癫痫发作的控制,丘脑底核成为了DBS治疗癫痫的很有希望的靶位。DBS作为癫痫的一种治疗方法正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关注,但是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病人之前还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适应证的选择;②理想的刺激靶点、参数的选择以及合适的电极安置方式的选择;③慢性电刺激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④作用机制的研究。

4结语

癫痫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其存在太多的不定性。人们对癫痫的探索一直未停下脚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法及新型抗癫痫药物被推广,作为临床医生,需广泛的吸取知识,对于各个阶段的治疗方法,众多医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印红霞常用抗癫痫药物的毒副作用及防治、功能性和立体定向[j]神经科杂志,1998,1(1):67

[2]唐汉平,丁玲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 9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 医学专业) ,2011,22(6):143-44

上一篇:四步推拿治疗乳腺增生57例 下一篇:推拿点穴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