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设计

时间:2022-09-21 09:04:40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设计

作者简介:何俊(1977-),男,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广东 广州/511488)摘要:本文系统研究了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问题,将评价作为推动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的基石,主张逐步实现教考分离。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如果落到实处,可以起到证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并发挥导向、诊断、激励等功能。在教学评价时,应坚持激励、客观、简约、整体的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适度分离,依靠多元主体、针对实际能力提升、重在考查工具和实践性目标的达成度。照此思路,设计了相应的总体评价方案、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案,并列举了若干实用性非常强的评价工具。

关键词: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061-04生活和职业的经历告诉我们,能说会道、善于沟通、应对有方会为个人发展开辟一条便捷的通道,口语是最常用、最有效的交际工具。所谓口语交际能力,指的是人们运用口语来进行情感或信息交流从而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国家希望职业教育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新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将口语交际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评价问题一直被主管部门、中职学校和教师学生有意无意的绕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事实上被架空了。笔者认为,评价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基石,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状况亟需改变。

一、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意义

(一)证明教学有效

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而提升人们的重视程度,不能仅凭专家、学者的呼吁,不能仅靠语文老师在一篇篇论文中封闭式的自我论证。关键是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其存在的价值,用事实而不是故事、理论说话。证明存在价值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向大家展示其有效性。然而,只有通过科学评价得出的“有效”,才是真正的有效,否则,这种有效性就难逃自说自话的命运。因此,用有效性证明其价值,是开展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最大的现实意义。

(二)发挥导向作用

在中国这个考试历史悠久、考试文化发达的国度,考核评价永远是教学的指挥棒,正所谓“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或学考试之外的内容,不是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愿意做的事情。如果考核不到位,则无论教学大纲如何规定,无论口语交际教学意义多么重大,都逃不掉高起低落、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

(三)发挥诊断功能

笔者和一些专家、教师都认为,在中职语文课程中进行系统的、专项化的口语交际训练非常有必要。然而,这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如何处理与其它教学模块的关系,如何设置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项目,如何组织教学等等,必须通过全面、及时的评价、反馈,找出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日臻完善。

(四)起到激励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不断强化师生对当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认知、认同,可以不断激励教师更积极的教、学生更积极的学,从而形成教学评价、教学实施的良性循环。如果教学评价引发的是负面效应,让师生越发沮丧,只能说明教学和评价本身设计有误。

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激励性原则

中职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给学生一个分数,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中职学生急需的不是告诉他“这里存在不足”,“那里比不上别人”,而是“你也行”,“你努力了”,“你进步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赞扬学生极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老师的肯定、认同,将会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它能开阔失败者前进的空间,激励胜利者昂扬的斗志,它往往在给学生快乐自信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人才,创造了一个奇迹。”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善意提醒为辅。激励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某些内向的学生,能站起来讲话就已经不错,能讲上几句就是很大的进步了,这时教师言语上不妨以表扬为主,评分时不妨“大方”一点。

(二)客观性原则

如果教师评价学生张口闭口都说“很好”、“你真棒”,一是显得幼稚,二是显得毫无诚意,因为学生心里清楚自己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前文所讲的激励性原则,更多的是一种教育心态,一种对学生进步的敏感和期待,一种对学生不足的宽容和理解。激励不等于一味的、廉价的表扬,不等于对学生存在问题的视而不见,对学生的评价要基于客观事实,要中肯。

(三)简约性原则

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点可以找出很多,如果将所有的评价要素一一列举,将编织出一个铺天盖地的评价体系。越是复杂的体系,其操作难度越大。有些教师为了教学评价面面俱到,设计出非常复杂、非常精细的评价量表,包括自评、组评、生生互评、师评、企业评等众多流程,但事实上有几堂课能够做到?即使做到了,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复杂并不等于科学,繁琐必然引起烦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关键要素,做到重点突出,操作方便,简约而不简单。

(四)整体性原则

如果将口语交际教学纳入中职语文课程中,其教学评价必须与语文课程的整体评价进行一体化设计,评价的时机、方式、评价结果在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等,必须全盘考虑。不要为了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就非得在考核评价时独树一帜。

・教学评价・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设计三、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维度

(一)工具与人文

2009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第一句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毫无疑问,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最常用的交际工具,它有人文的色彩与内涵,但首先表现为工具性、合目的性。因为无论交际双方心里面有再多人文底蕴的想法,如果不能以合适的方式沟通、交流,多数情况下也会造成交际的失败。

其次,如前文所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其首要意义是证明教学的有效性。而众所周知,有效教学带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它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测。但人文目标的评价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测量、难以测准,难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更应关注效果,关注工具性、显性目标的达成。在谈论教育理想时可以多讲一点人文,但不要忘记什么东西对中职学生最有现实意义以及怎样做才务实。例如,学生从先前的发言时面红耳赤到后来能面不改色的发表言论。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个结果或表象,至于他心跳到底有无加快以及基于什么动机做到了这一点,没有必要去进行深究。

(二)理论与实践

从操作的简便性来讲,当然是一张试卷、一次考核就评出学生的成绩最为快捷、省事,师生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考核评价的方式。但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外显特征明显的能力。就像不能在岸上考查人到底会不会游泳,不能在纸上考查人会不会开机床一样,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进行考核、评价。当然,对口语交际活动中需要学生记住的一些基本原则、注意事项,也有必要进行考核,但这些内容应居于次要地位。

(三)过程与结果

过程性评价可以修正终结性评价难以周全的缺点,应用得当,可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提升日常教学的效果。终结性评价可以修正过程性评价主观性、随机性强的缺点,可以促进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客观化、规范化。笔者认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四、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主体

目前,相当部分的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动力、目标,缺乏自主意识和反思意识,加上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学生很难清晰描述自己的学习期许及能力素质的变化,很难客观的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因此,过分依靠学生开展教学评价,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所适从,极易造成评价过程的混乱和评价结果的失真。

如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其实质是教考合一,教师既当运动员(学生成绩和个人业绩、个人声誉有关),又当裁判员(考什么、怎样考、怎样评,权力掌握在任课教师手中),而外部监督多数情形流于形式。因为教考不分,教师自然倾向于认为自己教学预设正确、教学实施完美、教学效果良好;在评价时,教师会更多关注“教”的方面和自己的付出,而忽视“学”的方面和学生的成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倚重教师来开展评价也会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

笔者认为,应将口语交际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分离,分别交由不同的主体进行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主要起引导、指导、监督的作用。对于终结性评价,应以第三方评价为主,现阶段可由学校层面组织,远期可交由社会机构负责,以逐步实现教考分离。关于终结性评价,如果从纯粹科学的角度考量,还应有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以衡量学生交际水平的提高程度。然而受种种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只能先从后测做起。

五、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的方案

实施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评价,必然要求把以知识记忆为主的静态、一元的卷面考核,改成以应用为主、知识记忆为辅的动态、多元化的考核。这要求教师统筹把握各环节,更加关注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这也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在考核、评价之上。比起笼统的、含糊不清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更全面、更具体、更直观、更客观,对教与学的指引更清晰。

(一)总体方案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应坚持激励、客观、简约、整体的原则,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适度分离,依靠多元主体、针对实际能力提升、重在考查工具和实践性目标的达成度。照此思路,笔者对中职语文课程成绩的总体评价方案、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方案设计如下(以一学期为例):

表1中职语文学期成绩评定方案

评价要点评价主体评价工具比重(%)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教师试卷口语交际基础知识教师试卷10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试卷10写作能力学生、教师试卷10口语交际能力(终结)学校、社会机构详见后表20口语交际能力(过程)学生、教师详见后表20作业(含平时作文)完成情况学生、教师过程记录20出勤及学习态度学生、教师过程记录10合计100说明:在学期初,任课教师应将语文课程评价的总体框架清晰告知学生。

表2口语交际过程性评价方案

号评价要点评价主体评价工具学期最

高分值1课前3分钟口语训练教师课程日志或平时成绩考核册52答问与发言,每次2-3分(主动争取加1-2分,下同)教师课程日志或平时成绩考核册153普通话竞赛与评选活动学生、教师竞赛或评选方案及其结果104一般性口语交际练习,每次3-5分学生、教师参考答案或规范的言行作为参照355口语交际专项技能训练(根据本学期安排的专项训练数量来确定每个训练项目的赋分)学生、教师规范的言行或交际结果作为参照35合计100说明:在学期总成绩中的得分=本项合计分÷5

表3口语交际终结性评价方案

号评价要点评价主体评价工具学期最

高分值1口语交际的原则、方法、技巧、礼节及注意事项等学校试卷5,直接计入学期总成绩2实践能力测试学校实践性题目403普通话考证(加分项)社会机构考绩单及证书10,直接计入学期总成绩合计40说明:在学期总成绩中的得分=本项合计分÷2

(二)评价工具示例

1.普通话大使评选方案

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特别是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普通话,营造一个学习、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良好校园氛围,每学期在班级中开展普通话大使评选活动,评出普通话大使3~5名。

参评对象:本班全体学生

参评条件:(1)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普通话交流, 提供熟悉自己的5个人以上的签字证明,占30%;(2)制定一份推广普通话的计划,帮助2人以上提高普通话水平,提供相应证明,占30%;(3)发表一番关于普通话的演讲,占40%。

奖励措施:由评委会(由5个学生和2名教师组成)根据参评者提供的材料和现场演讲打分,评出普通话大使,发给证书,在语文平时成绩中加5~10分。

2.“介绍”专项训练评价表(学生评委用)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此处以“介绍”这一项目为例),可以适当邀请学生作为评委。这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课堂的民主氛围;可以促使学生观察他人、反思自己,提高自省能力;通过评委阐述评价理由等环节,还可以提高评委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表4介绍专项训练评价表

姓名语言流利,

声音洪亮(30%)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30%)整体印象深刻

(40%)得分

3.“讨论”专项训练评价表(学生自评用)

学生自评可以促使学生盘点学习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使学生意识到在练习项目、活动和游戏背后的教学意图,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表5讨论专项训练评价表

评价要点评价主体得分写出头脑风暴讨论的注意事项,0-4分写出你组的讨论结果,0-2分写出你发表的观点,0-2分写出你的意见与建议,0-2分

说明:教师介绍头脑风暴讨论法及其注意事项后,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按照相应的要求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下发此表,学生自主填写、评价。一般而言,每写出一个要点给1分,没写出不给分。

4.分组教学评价表

当前,分组教学和制作汇报幻灯片似乎成了教学改革的规定动作和代名词。但对于分组教学,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口语交际是一种个人能力,但在分组练习时,往往存在包办代替的情况,难以给每个成员以均等的锻炼机会,难以观测个人能力的有效提升。所以,建议教师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时,能不分组尽量不分组。

(2)根据训练项目的需要,确实要分组的,应以随机分组为主(例如前后桌、左右桌、同一自然组等),不要固化小组成员。许多人主张分组时“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但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面对众多的班级、众多的学生,任课教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水平。另外,现实中人的交际对象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固定分组,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交际圈”,背离了交际现实。

对于分组教学的评价,一是要看学生在组内具体承担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果;二是这种评价要得到组内成员的公认,体现公正性。

表6分组教学评价表

项目名称姓名承担工作及

完成成果组内评分组长

说明:“承担工作及完成成果”一栏自行填写,小组成员据此并结合该同学的实际表现给出0~5分的评价(无记名方式,不对自己评分),计算平均值后即是该学生在这个项目中的组内评分。

5.期末考试试卷设计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在教学评价时,应进行整体设计,并体现口语交际以实践考核为主的特色。以下是一份语文期末考试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卷面考试

(1)基础知识测试,题型:选择、判断,分值20分。主要涉及①字音、字形、用词、连贯、标点符号、修辞、语病等;②口语交际的原则、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及礼节等;③诗词、文言名句填充等。

(2)听话能力测试,分值10分。主要包括听一首歌、一段录音,看一段视频等,对说话主题、重要信息、真实意图等做出选择、判断。

(3)阅读能力测试,题型:选择、判断、填空,分值20分。主要包括现代文(课本内、外各一篇)阅读、文言文(课本内)阅读。

(4)写作能力测试,分值20分。主要包括1.更正一篇应用文中的错误或写一则应用文;2.阅读一则材料,写500字的评论或话题作文。

第二部分:实践考试

(1)朗读能力测试,从若干材料中抽取1则朗读,材料一般200字左右,分值10分。

(2)说话能力测试,从若干话题或情景中抽取1个,进行主题说话或情景应对测试,分值20分。

说明:①按照上文的语文学期成绩评定方案,期末考试得分应除以2再计入学期总成绩。

②以60人的班级学生规模计算,执行上述期末考试方案共需5课时,其中卷面考试2课时,实践考核5分钟一人,两位老师同时进行,约需3课时。

参考文献:

[1]张衔莲.培养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9(17):45-46.

[2]孙冶.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46.

[3]何美金.中职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3):73-76.

[4]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美)加里 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田艳.简论中职语文与职业素养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7]李奕慧.中职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及评价探究[D].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上一篇:特区高职院校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调查分析与研... 下一篇:PDCA循环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