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09:01:33

问题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而在学生实践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以问题为前导,将“问题式的教学”放在课堂教学中,“少投入、高效率”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34-1

“问题式教学” 的教学模式是把学生置于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把实际生活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它强调把要学习的内容设置在问题情境之中,通过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式教学”强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教学案中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堆砌一些知识性问题,让学生跟踪“听讲”,被动地接受,而是教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依据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将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学习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学科不同,问题形式和层次允许多样,但本质是相同的,即:问题设计是要将原本在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在课堂中暴露出来,并及时得到解决与纠正。使用教学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关键在于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及教学活动的形式,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因素,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提升课堂讨论质量是一种有效措施。这其中,教师必须合理设置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不同认知层次的问题,才能组织与推动有效的、高思维密度的教学活动。因而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问题应该是开放的、真实的;

(2)这种问题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

(3)问题能够随着学生的探索自然地将答案反馈给学生。

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问题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起点和焦点,中学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如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现象等,尽量引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概念原理等。问题情境的设置,常常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的状态,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的探究热情高涨,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从情境因子、指导思想、创设原则、情境素材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达到预期效果。

问题的生成是成功地进行“问题式教学”的重要保证。不能提出问题,“问题式教学”就无从谈起。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器材、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如观察、实验、案例分析、研究图片、阅读材料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交流提出问题。

二、分析问题,形成假设

情境设置,提出问题环节只是提供了探究热情和动力,而分析问题、形成假设的过程则是学生进入实质性探究的开始。分析问题,形成假设在整个问题解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为搜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能为下面的制定计划验证假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能否提出假设或假设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成败。因此在此阶段,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假设。当面对问题时,学生能进行整体的提取、整合和分析,为具体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形成假设,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评价和调整等。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小组学习,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强化学生对假设合理性的探讨。此过程能够切实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三、制定计划,验证假设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于先前所提出的假设,学生必须通过实践进行证实。为帮助学生使验证假设的实践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方案、制定计划。制订计划是“问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假设的具体化和程序化。

验证假设是基于问题式学习中问题解决的关键。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进入深层次的协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系列需要解决和验证的问题,这正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性、开放式、探究式学习。解决问题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载体,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努力做好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指导者,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发现和暴露学生在学习重、难点内容时存在的障碍、困难,及时引导、分析、讨论、解决。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各自的猜想、假设、实验方案或得出的结论进行交流,比较各人或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思维结论,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更趋合理。

四、得出结论,进行反思

反思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要对问题的表述是否科学、提出的假设是否被事实与证据所证实、设计的方案和计划是否有效、收集的证据是否准确真实、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等进行反思与评价。不断反思与评价能够使问题解决过程少走弯路,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上一篇:从“阳春白雪”回归“下里巴人” 下一篇:学龙平台在初中英语活动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