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2-09-21 08:04:50

现代学徒制的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以高职院校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对象,探索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实现互聘共享,从而有效解决师资短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途径、教师技术服务能力缺乏培养锻炼平台、专业建设缺乏企业有效参与等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互聘互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12-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2014):“在有条件的企业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学徒制,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院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完善支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家庭等多渠道筹集学生(学徒)培养培训经费。”由此可见培养符合现代学徒制需要的师资队伍意义重大,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现代学徒制校企教师互聘互用的必要性

1.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内容都要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术的现代化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企业教师要具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是学生的技能传授者,更多是学生的导师。

2.师资队伍建设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质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师资建设是关键,因为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教师身上。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方必须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师结构,加速教师培养进程,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根本途径。

3.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校企实体合作模式的关键,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根本出发点。按照高职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为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做出贡献。

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百果园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4年12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有着近千家连锁专卖店的深圳百果园公司签约,就校企合作成立百果园学院,并在全校先行试点“现代学徒制”达成协议,双方就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试点和探索。百果园学院是定位于双主体办学、双元培养的特色学院,遵循“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精髓,在人才培养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和承担的方式,学生全程在岗培养。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也遵循“双导师”制。即使学生将来离开果品流通这个行业,也能去其他各行各业的小型专卖店做店长。

百果园学院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总体规划,双方共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是“职业店长”,在此基础上完善协同培养、工学结合与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需用约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学徒培训,约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校企共同制定体现学徒制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以及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构建“公共课程+教学项目+带薪学徒”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其中教学项目是按照高职教育规律和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体现“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者有机融合的项目课程。而带薪学徒就是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同时要求带薪学徒的岗位要体现“高等性”、学习过程既要体现“职业性”也要体现“教育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岗位标准、师傅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考核办法,并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三、现代学徒制校企教师互聘互用机制探索

1.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的内涵。现代学徒制是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征是专业教学任务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通过探索校企双方在开展师资筹措和培养机制,夯实“双导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建设一套以企业资深的工艺大师为核心,以技能导师和师傅为骨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根本上提升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现代学徒制要实现高质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中师资建设是关键,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完善创新用人机制,培养建设一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能适应现代学徒制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同时,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双方必须实现校企人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师结构,加速教师培养进程,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师资互聘互用机制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根本途径。

2.现代学徒制校企互聘互用师资。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内容都要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技术的现代化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企业教师要具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仅是学生的技能传授者,更多是学生的导师。

学校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也需要企业的师傅,双方的互惠互利为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用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校内老师在企业岗位工作和参加行业培训,掌握行业专业前沿动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新动向;采取阶段性的方式开展,每学期派出2~3位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等一系列活动,教师可以把在企业学到的东西引入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师傅;企业师傅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顶岗指导等工作;根据企业师傅的实际状况,可以着重培养若干骨干,使其在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和能力、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加强与锻炼,更好地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

因此,在校企深度融合下,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方面,要借助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平台,互相学习,提高彼此的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都能够既懂教学,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背景和经验,实现师资队伍教改、教学、科研、服务等四大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现代学徒制校企师资管理创新机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企业的依存度较大,保证企业教师在数量、结构和质量方面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使校企双方教师借助各自的优势平台,互相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水平,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开展专业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形成能够与现代学徒制要求相适应的、开放的、科学的、互惠的、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师资培养的体制,同时提高教师准入机制,不仅要求教师要受过严格的专业教育,而且要求教师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出成果。

因此,需要改革现有教师管理机制,对教师管理体制进行机制创新,进行动态管理,设计符合现代学徒制的教师薪酬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从而鼓励校企双方教师敬业、勤业、精业,为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创造动力和空间。

四、结语

现代学徒制的实现,要以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为起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校企双方师资队伍的合理构成,实现全程“双元”培养的校企师资互聘互用管理机制,创新师资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从而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方式,规范高职院校企业教师的聘任工作,促使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以教学质量为抓手,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以解决现代学徒制现阶段师资力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途径薄弱、企业教师积极性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雪薇.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价值工程,2015,(07):99-100.

[2]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0-92.

上一篇:高职高专《园林花卉》课程标准制定初探 下一篇:浅谈外语学习初级阶段教师如何发挥其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