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文明与林业发展关系研究

时间:2022-09-21 06:16:44

实施生态文明与林业发展关系研究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资源承受力作为基础,遵守自然的和经济的规律,以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底蕴,达到人与周围环境以及人类自身能和谐共处的目标,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可持续。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林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可以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还在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9-0089-02

我党在十七大和十报告中,都着重的强调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在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强调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应包含有4个方面:生态的产业化、良好的环境生态建设、宜居的人文环境,还有生态文化。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重中之重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建成一个可持续使用的生态资源保证体系;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和起点,关键在于要建成稳固、和谐、质量高的生态环境体系,重现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并存的生态体系;宜居环境是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目的和目标,因此要积极推进城镇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争取建成美丽舒服、和谐稳定的宜居城市;生态文化可以给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持,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及管理体制,从而制定一系列林业技术和政策,形成法律文化和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森林可持续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不仅对促进区域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人权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环境建设正在稳步推行,因此应该从5个方面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林业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1 加强林业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建设新型林业生态文明

林业新技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阔,比如有,把应用基因工程对林业的新品种的进行培育和改良,还有把在林业生产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微生物净化,由此衍生的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制剂等,还有在林产业生产中,采用卫星远程感测和电子仪器对林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操控,可以防范森林火险,微纳米材质和节约肥料及灌溉水,还有各类林业产品的再加工、专业智囊团和网络资源共享,诸如此类。这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林业生产新技术有这些:第一种是把基因工程运用到林树木的新品种培养和改进中,这个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基因技术。第二种是新型材料技术,就是把新型复合的木基材料和具有仿木材特点的复合型材料运用到林木制品生产中去。第三种是数字信息技术,把数字化概念运用到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去。在林业生产和经营管理中运用了这些新技术,从根本上变革了林业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促进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使古老的林业生产焕发了现代化的活力,从而保证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根据不同的森林和农林开发区类型,建立不同的林区经营模式和可持续管理的方式。通过设立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优化人才、技术、资金和其他资源的配置和组合,有效地整合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和技术成果范例,同时和其他资源配置有效地整合集成创新相结合,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加强森林监测和评估,进而进一步研究全球变化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 建立健全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国家公共公益林建设体系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市场,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提供林业政策保障,促使社会资金投向林业,完善优惠林业政策的制定和林业税收减免。与此同时,要对森林培育基金管理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市场。

3 遵从自然法则,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造林和再造林工作

加强对自然的和有价值物种的保护,林业建设应优先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林工作,要注意因地制宜,遵循自然。全面综合考虑城镇绿化林业的自然地形,水文,植被和历史背景,优先保护原有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和水体,根据原来潜在的自然植被,突出其地位和作用,多方考虑植物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应该是森林和草地、灌木等不同植被相结合。同时,应遵循功能区划原则,规划各片区域森林不同的主导功能布局。例如,在河流和湖泊沿着小溪水网络加强滨水森林建设,发挥防洪堤、净化水质、改善土壤等功能。在市中心和郊区,结合风向,水域网络和其他的如道路网络等,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和周围城市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的空气流动,从而优化环境。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路径研究

中国的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在这方面中国的林业建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森林保护从简单的、被动的保护,到向科学性、合理性和积极性保护方向进步。我国森林除了有自然保护区,还有生态公益林和森林保护区,因此要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原则建设。依据这个核心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林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而且还可以促进森林的生长发育,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森林木材蓄积能力,减少森林植物病害和虫害,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木材蓄积能力,是林业建设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近年来,中国森林的数量有明显的增长,但造林质量不高,低质量的森林在我国总体林业中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天然次生林和飞播造林相对质量较低。升级生产效率低的森林,这一措施将降低森林保护的质量管理,因此要将森林保护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解决积极探索改革之道的紧迫性以及长期的林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林农致富过程会变得相对漫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植树造林树种选择的优化,还要加强培训管理,同时必须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并积极开展农林复合,多功能促进林业发展。

5 将林业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各个区域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相挂钩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区划是自我调节的功能,森林具有保护人类健康的功能,还具有生态平衡调整、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的外延功能,所以具有其他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保护水和土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同时,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该地区的森林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需要整合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只有使这三因素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6 严格测算森林产业价值,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林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木材的价值,也反映在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的价值上。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提供木材、药材等产品,同时提供了广泛的生态系统服务,如保护了水源,清洁了空气,保护人们健康,美化环境等。然而,它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未能进入市场和得到实现。只有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外部经济性的内部化,才能实现部分或全部的生态效益价值。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现在更需要进一步加快对森林生态补偿的探索,在目前许多现有的赔偿制度的基础上整合,根据不同森林类型进行不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要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资,以及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放弃发展经济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并根据不同的地理因素,考虑林种、树种和不同的造林模式,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调整林业建设措施,逐步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7 调整林业产业政策,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经济林业种植项目,如花卉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林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开展针对林业分流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工程,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林业从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下岗和转移。制定指导劳动力转移到林业产业外就业扶持政策,减少林业产业工人对林业产业的依赖。

8 改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林业产业化不但可以改变贫困林区的林业生产周期过长、投资回收慢、投资回报率低等等难题,还可以延长林业的产业链,促使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森林的生态资源情况,给林业的突飞猛进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大力降低低产林的种植,多多种植速生丰产林,这个是一个未来林业建设发展的大方向,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到未来林业经济的整个发展趋势。首先要大力发展快速生长的林业生产林,促进林业产业工业的纵深发展,发展林业造纸、林木制板等等的林业快速发展产业,还要努力培育林业产业的龙头带头企业,通过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发展林产品的深加工和再生产,把林业产业逐步打造成支柱型产业,从而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9 把林业实现不同种类分别经营,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目的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国营林场走粗放经营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商品林经营的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商品林的经营主要是靠生产获得利益。因此商品林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而生态公益林主要是要达到森林的生态调节目的,是以生态调节的功能为目的,因此生态林的公益调节功能就无法表现为能获得可见的经济效益。所以,只有经过宏观上的调控,以综合指标最佳为目的,调整经营管理活动,核算经营和获益、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这样可以使林业的经营活动得到顺利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旺盛,高毅.高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风险投资机制与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2,(04).

[2]梅斌.发展风险投资促进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2).

[3]宋玉梅.“中国创造”与风险投资机制分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4]张绍文,陈建成,梅斌.发展风险投资,促进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J].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

[5]王晓慧,黄清麟.我国林业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6,(04).

上一篇: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