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自由其精神

时间:2022-09-21 05:59:35

香港中文大学:自由其精神

在香港,不仅有中环的忙碌和旺角的喧嚣,在马鞍山旁,吐露湾畔,还有一座美丽的校园。与大多拥挤在闹市的香港其他大学不同,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傍海,从山脚到山顶,校园与整座大山静静地融为一体。

山海之间,栖息着港中大自由的精神和灵魂。还记得进校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诉我们,在港中大,不会像在内地大学一样有班级来管理你,有辅导员约束你,你有足够的自由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只要可以满足毕业的学分要求,每个学期上什么课,上多少学分的课等都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安排。所以在港中大,不仅班级的界限不明显,连年级的界限也很模糊。由于港中大特别提倡博雅和通识教育,再加上港中大的各学院发展在香港各高校中最为全面,同学们不仅选择的自由度高,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很广。

除了个人的学习生活,各种社团的活动也十分自由。港中大的社团大多只受学生会的监督,而学生会则是一个独立于学校的法人。比如港中大的辩论队,除了需要遵守注册时的会章以外,平时的训练和外出的比赛都由队员们自己管理,学校除了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以外,从不干涉辩论队的训练和比赛。而大陆高校的辩论队则往往可以享受到从学校领导到团委的层层关照。从请来众多大腕明星的歌唱比赛,到兴师动众的校庆等,港中大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几乎都由学生自己来办,大家得到了锻炼的同时,自己的创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实,在港中大你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是思想的自由。在这里,既可以耳闻郎咸平的叫骂,又可以聆听北岛的低吟。港中大图书馆前有一座雕塑名曰仲门,俗称烽火台。它是同学们激辩观点交流思想的地方,也是香港数次社会运动的发起处和见证者。无论是对校政的讨论,还是对社会的探讨,大家都可以在这里各抒己见。港中大的宝贵之处在于它给了你一个机会,让你在更少的束缚和更广的视角下,重新思考你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和信条。而这,虽然未必是你选择大学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却很可能成为你离开大学时所带走的最大收获。

山海之间,有凤来仪。港中大以“凤”为校徽,“凤”既是南方之鸟,又是高贵、美丽和自由的象征。在这片思想自由成长的乐土上,引来并且培育出了为数不少的大师。从钱穆到高锟,一代代大师们或许会散去,但只要港中大追求自由之风尚在,它就仍将是学子们流连的乐土。

细节港中大

尴尬的误解

很多人都对港中大校名中的“中文”二字有误解,误以为港中大是一所以中文见长的大学,或者误以为港中大完全以中文教学,实际上,港中大双语并重,文理同长。退休老校长高锟去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有同学戏称,幸亏不是诺贝尔文学奖,不然以后“去港中大学中文”的帽子就摘不掉了。

与欧美接轨的短学期

港中大学制与国外高校相同,都是采用短学期方式,9月到圣诞节前,1月到5月分别是两个正常学期,6、7月则为暑期课程,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安排自己的暑期活动。学校也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暑期活动和海外游学团,有人去美国做背包客,有人去欧洲探讨全球化和文化认同,也有人去非洲从事社会服务……

享誉盛名的书院制

书院制是港中大的一大特色。传统上,港中大有四所书院,崇基、新亚、联合、逸夫,各有特色。书院负责学生除学业以外的一切事务,学生对自己的书院有很强的归属感。最近由于香港学制改革,港中大新增了四所书院,新书院规模虽小,但实行全宿共膳,营造亲密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香港理工大学:实践出真知 下一篇:黑马,从寒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