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深加工专业生物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

时间:2022-09-21 05:48:32

粮食深加工专业生物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

【摘 要】生物基础课程在粮食深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学地位举足轻重。多年来有关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本文基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从专业发展的前沿性和独特性出发,对创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结构、重视教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关键词】粮食深加工 生物 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05-02

粮食深加工专业,是以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为专业知识基础,以淀粉水解制品及其衍生物、氨基酸等淀粉发酵制品、变性淀粉等加工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主的学科。生物基础课程教学始终着眼于专业发展的前沿性和应用性,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一 创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校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目标是根据吉林省粮食经济的特色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培养具备所从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重视学生的智力品质的同时还强调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把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融化到教学内容中,充分体现学科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 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粮食深加工专业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互有交叉、重复。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搞好教学衔接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为了更好地体现相关课程核心内容,我院进行大胆取舍,使课程内容更加精简、重点更加突出。如蛋白质合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都有涉及;再如对有关淀粉知识,生化教材和淀粉工艺教材等都做了审慎合理的处理。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坚持基础实、起点高、内容新、知识活的原则,注意处理好基础、前沿和能力三方面的关系。

第二,围绕课程的教学理念,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在理论课中适当地引入一些科技前沿知识,重视相关的科学发展史的介绍,包括学科的研究历史、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如生化课程中在讲授糖化学时,补充介绍相关的诺贝尔奖内容、科学家生平及所做的贡献,从中学习前辈的科学态度、思维方式,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改善教学效果。

三 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教学法研究

好的教学方法是生物教学的有力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去许多教师的教学只是单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把教材上的全部内容“兜给”学生,学生们疲于被动地接受一大堆结论,而不知道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取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因而在重视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组织课堂讨论,安排学生选择某个专题制作PPT,进行课堂小讲座,促进了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阅读文献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演讲交流能力明显提高。教学中积累的这些素材和经验,还促进了整个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 理论与实验并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对学习生物基础十分重要。我们十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教学中既有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更多的是探究性实验,即只给出课题研究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思考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制订实验方案,其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严谨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还通过开放实验室,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今年,生化实验教师指导的学生在吉林省高校生化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 搞好教学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学校、学院、教研室和授课班级的教学管理体系,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相应的评价,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教师评学,教师通过考勤、课堂讨论、作业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进行终结性评价;二是学生评学,学生通过网络评教对教学过程提供反馈意见,了解教师教学活动的效果;三是督导评学,通过学院各级督导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以此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表现;四是实践评学,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参与和操作过程,对教师和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专业基础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努力开拓创新,以培养更多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晶、华子春.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优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细胞生物学报,2011(6):71

[2]康洁、马丽.细胞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读与写,2011(11)

[3]李森.关于生物化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与交流[J].生命的化学,2013(1):109~111

[4]杨志伟等.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生命的化学,2013(1):105~108

上一篇:刍议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 下一篇:在双向互动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