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评课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9-11 10:45:08

浅谈讲评课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特点也充分体现了要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体现现代的教学理念,即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尤为重要了.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现笔者就试卷的讲评课课型浅谈一些做法,供借鉴.

1 引导学生考后认真反思、主动纠错,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思维的严谨性是指思考问题符合逻辑、严密、准确,运算无误、书写规范.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试结束后,笔者通常会引导学生对试卷进行一定的自我分析.

案例1 2013年福建省质检考后讲评试卷对学生整体要求:

(1)完成《2013年省质检自我诊断表》;

(2)对试卷按知识点进行归类;

(3)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订正错题;

(4)认真剖析错因,检查思维过程是否有以下不严谨的现象:①概念不清,②公式定理滥用,③忽视隐含,④考虑不周等.

(5)总结交流,找出克服方法.

学生错误的答题中必隐含着积极因素,所以要善待错误,对错误深入分析,找出错因,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不仅能使“错”者茅塞顿开,还可引起“对”者的再次思考,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最终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品质都得到培养和优化.

2 游走于主客场之间,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和奇异性

思维的整体性是借助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师主导下,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异同分析中掌握好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思维加工,以知识作为载体形成能力.如在评讲第8题中,笔者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用联系和发散的观点看待问题,培养思维的完整性和奇异性.

所以6 2y =,即|| 6 2CE =,以下易解(略).这种方案显然要比上面两种方案的计算过程更简捷.

在讲解本题中,通过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进而探究不同解法的特点,从中找出最简或最佳的方案,主动进行对比、优化;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比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良好数学思维需要培养,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讲究教法,而且要根据学生实际,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地时时进行相应的思维培养,才能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素质.

上一篇:巧用数学实验 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刍议数学问题情境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