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21 05:40:35

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摘要:按照“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和理念,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作室制+企业实体项目融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45-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培养层次、结构和人才类型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依托协同理论,探索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理论知识等方面不能均衡发展提供思路。

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资源,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弥补高校现行教育体系中的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较差等方面问题。

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的必然选择。这种培养模式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有了在企业实践的机会。同时,企业在高校的支持下,可以优先获得优秀人才的选用,企业员工的培训,科研项目研究及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后经济效益的快速实现。企业文化内涵也将在校企合作中得到不断提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协同论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教授、著名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在1971年提出的概念。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合。协同论表明,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决定的。将协同理论引用到人才培养中,校企协同能否达到最优的人才培养状态,关键在于学校、企业、政府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

德国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元制”教育模式,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理论教学与在企业接受的实践训练的教学时间比约为1∶2。政府处于监管地位,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实行三重负责制。

美国的“合作教育”由企业和学校合作。学生的教育计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校安排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企业安排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和实习项目,时间比例通常是1∶1。

英国的校企协同教育模式为“三明治”式教育,即在大学的前三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学生第一个学期在校学习,另一个学期在工厂进行实际训练。第四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取得学位。企业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全程参与,包括制定教学计划、专业设置、教师培养、课程改革等。

日本新型“产学官”合作模式是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支持成果转化的多元化创新机制。日本的校企协同经费由国家、地方和企业三方共同承担。日本政府围绕着怎样推进产学教育健康发展制定了法律法规,如《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产业教育振兴法》。

国内的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由于目标导向不同,分为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和总体综合型合作模式;由于主体作用不同,可分为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高校主导型合作模式、共同主导型合作模式;此外,校企合作模式还包括高科技园模式、一体化模式、中心模式、共用模式、工程模式、包揽模式、项目组模式、战略联盟模式等等。

我国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没有紧密结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够,积极性不高。此外,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法规的支持和配合。大多数高校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流于表面,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实践。

二、改革主要内容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校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

精选教学内容,整合高校、企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为学生培养提供实训场地;通过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促使高校和地方企业进行广泛协作和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创新,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完成科技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

(二)以“工作室制”为依托,以项目导入课堂教学,构建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引导、组织和技术支持的场所。组建项目团队(高年级和低年级组合),完成企业实体项目,包括文案编写、项目申请、施工图绘制、项目后期处理等;加强实验和实训环节,与生产实践结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加专业竞赛与课程实训相结合,使学生直接与专业、行业标准、市场对接。

(三)探索长效合作机制,研究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探索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发挥和巩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倡导产、学、研结合,建立稳定、持久的大学生实践基地,满足高校学生实习和实践的要求。

(四)推进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保障机制

要求学生完成实践学分,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研发能力;成立联合培养基地,指定负责人,专人专项管理,保障学生有序、有效学习;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学习、答疑等工作。配备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毕业设计、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员对学生培养的深度参与。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人才培养实行双反馈机制,利用大数据,挖掘学生学习行为

引入双反馈机制,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自我调整和总体优化,实现前馈控制;然后,增加实践学分,对选修课进行改革与更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反馈控制。利用大数据,挖掘学习行为。根据建立的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和规律,比如挖掘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学习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反馈等。通过协作建立大数据平台,找到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慢变量,促进学生转变和提高。

(二)改善教师的工程背景结构

重点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合理配置传统的学术型教师和实践型师资,使得电子、电气类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更合理;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两年内,使具有工程背景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占到40%以上。

(三)突出工程意识,加强工程实训,提高应用能力

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强化到教学内容中,增加部分学科前沿知识。并实现融入工程意识教学内容的优化。选取部分专业的核心课程试点,逐步推广到其他课程。

通过开设工程实训系列课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学生在校的四年间,每学期都有工程应用能力课程安排,体现工程应用能力的延续性。如设置电子工程训练、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训练、现代通信系统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新实践环境,满足学生广泛的动手实践需求,加速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四)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为防止工程训练流于形式,积极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主要研究和实践两种模式:①企业配合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处于辅助地位,大部分培养任务由学校制定并承担,企业只负责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②定单培养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企业要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及要求,与学生签订就业定单,从而避免招聘人员的盲目性,学校也保障了学生顺利就业。此外,还有三位一体型和借梯登高型。

(五)创新激励机制,建设新型电子科技课外创新基地

在电子科技课外创新基地中,在创新实践定量评分基础上推行分级激励机制,对申请学生进行筛选并按积分划分等级;高等级同学将被优先推荐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企业实习,优先获得全国、省电子设计等大赛参赛资格。

设立创新学分。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讲座、社会活动获得学分。讲座可以是学科前沿知识、技术讲座等;社会活动包括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及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等。

(六)打造校企科研创新团队

通过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切入点,促使高校和地方企业进行广泛协作和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创新,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完成科技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科研一线的教师、企业人员编写专业课教材,使最新的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

(七)采用“学校主导-学院负责-专业主抓”的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主导”是全校育理念、确立培养目标、优化教育环境、统筹教育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学院负责”是由学院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师资培养与调配、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等;“专业主抓”是各专业教研室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四、结论

通过对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科研、创新团队,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完成科技成果向生产过程转化。以“工作室制”为依托,以项目导入课堂教学,构建新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健全多元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从多渠道探索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2-04-21.

[2]宋茜.国外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2013,(2):133-36.

[3]杨种学,刘维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21):95-97.

上一篇:建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准备 下一篇:公检法如何取证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