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德育教育

时间:2022-09-21 04:07:26

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德育教育

当今,时代呼唤德育,人民渴望德育。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交响曲中,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德育成了教育的“特强音”。李岚清同志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加强伦理道德,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音乐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究竟对人的思想品德,有否感染,教化作用,其实这个问题早被先哲所认识春秋儒家,祝礼乐并重,极言“礼乐云者,其关天下之盛衰”“礼乐教育乐下之根本”。像《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等气壮山河的抗战歌曲,唤曲了千军万马,振我民族声威。短短的《我是一个兵》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雄辨的事实证明,音乐能够陶冶情操,培养人们爱祖国、爱人民,为真理,敢于斗争的情操美德,正如贺绿订同志说的:“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作为美育之一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加强美德教育,自然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根据音乐教育的自身规律,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增强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开启学生求知兴趣的大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选好教歌时,首先范唱其旋律,接着讲解歌词的内容和意义,不但要求学生会背唱,掌握本课的读谱知识,而且要按歌曲中所唱的去做,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到,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才是好学生。因为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有“寓理予情,寓教予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感情和想象力,使学生具有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真与伪的能力,在心理深处播下美的种子。

2.以身作则,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以教人者教己”。教师的言行举止,立身行事,对学生的行为道德起着直接形象而深刻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所作所为,无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更要不断地努力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就更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实效性 下一篇:小蛋壳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