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意图贴近学生生活

时间:2022-09-21 03:53:18

挖掘教材意图贴近学生生活

教材分析:

《合并同类项》是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中的重要内容。该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介绍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分类的基础上,对代数式的运算的探索和研究,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代数,代数与几何相比,缺乏直观效果,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学中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出发,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活动模式的转变,充分体现“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的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学会准确识别两项或者多项是否为同类项;会合并同类项。

过程与方法:学会把生活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渗透类比这种重要的而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准确识别两项是否是同类项。

教学方法:

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认知能力,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

问题:如图是某学校的总体规划图,你能计算出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吗?

生1:()()2

生2:()2

10020024060aabb m+++

22323221

师:由此我们知道,计算100200aa+,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a;计算24060bb+,可以先把他们的系数相加,再乘b

师:为什么100200aa+,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而100 ,240ab不能这样做呢?

100 ,200aa有共同的特点?我们首先好好研究这共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此情境是与学生生活较贴近的问题,学生易想到用两种方法计算出学校的占地面积。这个情境可以验证合并同类项法则是否正确。

二、探究新知

问题:你想对下列单项式怎么分类呢?分类标准是什么呢?

a abx yab x yabbab??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是同类项。(教师板书)

友情提醒:(1)“两同”指同类项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红色粉笔)

(2)“两无关”指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也无关。(红色粉笔)

(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简明介绍常数项)

【设计意图】通过例举不同形式的单项式,让学生体会同类项定义的产生过程。再通过练习对概念进行辨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运用同类项的概念。

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

【设计意图】回顾逆用乘法分配律的方法,关键是找到共同的因数。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更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类比 展望未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想一想: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第二章有理数到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实际上是数到式的转变,因此,多项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那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回顾逆用乘法分配律的计算题,再通过重要的数学方法——类比,可以得到通过逆用乘法分配律将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

问题:什么是合并同类项呢?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

师: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多项式,首先找出同类项(用不同的线)标出,将减法全部统一成加法,再利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结合,接着按照类比思想让同类项合并,最后算出结果。

问题:回想一下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试着总结我们是怎样合并同类项的?

注意:1.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相加”指的是代数和。

3.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逆用乘法乘法分配律。

4.结果中不要漏掉独立的项。

板书时注意:减法转化加法时括号用红笔标出,合并同类项时系数合并的中括号用红笔标出。

【设计意图】题目简单易懂,又能阐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典型例题(1)主要是强调每一步的依据,例题(2)是着重强调合并同类项中的易错点。再次回顾合并同类项的实质。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四、新知热用

1.填空(学生口答)。

+??+的值。他指出题中给出的“0.35a =,0.28b =?”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道理吗?

五、课堂小结

问题: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1:学习了同类项的定义,定义细化中注意两相同,两无关。

生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很重要,这里的合并的实质是合并系数………

六、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1)》 这节内容主要讲了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我是以观察糖果把糖果进行分类作为新课引入的,糖果中有学生爱吃的德芙巧克力和阿尔卑斯软糖,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开始就被我吸引了,课堂气氛活跃,极有利于数学思维的活动的开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妙的问题会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于是,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不把巧克力和棒棒糖放在一起,他们说不一样,要把相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很快进入到新课教学。通过杂乱无章的给出几个单项式,观察总结出同类项的定义。通过数的运算的回顾,类比得到可以利用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得到出合并同类项的结果,然后观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效果很好,过渡自然,学生较易接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

上一篇:“创新”还是“迷失” 下一篇:决不放弃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