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教学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09-21 02:43:44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教学现状和对策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294-01

1.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的教学现状

1.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大专院校的扩招,流向中职的学生每况愈下。中职学校录取学生的分数无高分可言,且分数呈逐年下滑的趋势。以广东省部分中职学校为例,招录的初中毕业生,基本上是无法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部分更是有"问题"的双差生,很大一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特别是文化课学习基础更差。很多学生没有学习过《生物学》和《生理卫生》课,听课吃力,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加之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不少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面对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许多学生自暴自弃,放学上网、上课睡觉,作业不交,考试不到等。

1.2中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的现状。幼儿卫生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了解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的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掌握托幼机构各项卫生要求及卫生保健工作的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对幼儿进行保健工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职业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教学对策

2.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创设良好学习条件. 学生课堂上学习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用具(如模型、录像、课件)、实验设备等,在日常教学中这些用具要求齐全、省时、方便,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是温度、光线、噪音、质量条件等卫生标准。人际环境主要是指要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便对你这科的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看我们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想办法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她由不愿学习到逐步自觉学习。

2.2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幼儿卫生保健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增进幼儿健康的科学。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主要指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的指导。掌握知识包括知识的获得、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在知识的输入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思维,如何想象,如何集中精力等。如:观察指导, 学生的学习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在幼儿卫生保健学中要明确幼儿的特点,首先要对整个人体的组成有充分的认识,而每个同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具,课堂上我们讲到人体的哪一部分时,可经常让同学互相观察,掌握人体的各部分,当然还可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挂图、模型、录像、课件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 在观察具体事物时,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内容、步骤和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知识的贮存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和综合,如何创造,如何解决问题等,这种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自学的方法指导

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知识基础较差,如果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学生从上课一直听到下课,学生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劲使不上,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为此,我们要采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例如:我在讲幼儿神经的特点时,当说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每一个特点时马上接一个问题:(1)脑的重量变化快怎么个快法?(2)神经系统发育表现不均衡?表现在哪些方面?(3)容易兴奋、容易疲劳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学生边看,边划。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学生自学结束后,进入了"教"的环节,这时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还要保证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训练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两组,教师课前出好抢答、必答题,让学生先抢答,后必答。学生积极响应,在竞争中重温本课所学知识。

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

这是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规划,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复习,课外作业,课外学习和系统总结等。要求各环节不可忽视和遗漏,要形成周期性的良性循环。同时,各环节都要讲究方法、技巧。主要是指导学生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指导学生实验、实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把从实际经验方面所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地组织,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及时复习,一章节一单元结束后再进行阶段性复习,与遗忘作斗争。 记忆一般包括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两种。机械记忆适用于无意义的材料,如幼儿卫生保健中的一些数据。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大多都需理解记忆,而理解记忆又建立在比较、分类、归纳等基础上。如用比较法记忆四种基本组织的特点,利用知识体系由点到面去回忆有关知识点,此外还有联想记忆等方法。

5.加强教师的实践锻炼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中等职业学校要保障专业教师每学年有深入各类幼儿园实践和调研时间,除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各职业学校应对专业教师的实践和调研提出要求,明确课题,明确目标。使专业教师成为理论教学的传授者、教育实践的导引者,做名副其实的"双师型"师长。

参考文献:

[1]王来圣: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设计与实践,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年第2期.

[2]王淑楷:《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的"五新",中华少年: 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第6期.

[3]刘凤华:寓学法指导于中职《 幼儿卫生保健》 教学中,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11期.

上一篇:浅谈地理学习方式的改变 下一篇:提高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