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赏识教育 促进个性发展

时间:2022-09-21 01:35:33

加强赏识教育 促进个性发展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大人如此,幼儿更是这样。每一个幼儿都像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宝藏,如何让他们发挥出应有的价值,需要每一位教师用心去探索、去发现。赏识教育对于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想像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积极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进行钻研和探索的动力,能驱使人接近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并因此获得成功。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各方面的兴趣,是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关键。而赏识是培养兴趣、激发自信的灵丹妙药,因此要赏识每一个幼儿,赏识他们的兴趣,赏识他们的个性,赏识他们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为幼儿的点滴进步感到骄傲。

让小班幼儿认识一些交通标志的时候,幼儿学习的兴趣不大,碰巧班上家梁小朋友的爸爸是交警,在家里爸爸可能教他认识过,他能一个一个说出标志的意思。笔者赞扬他:“宝宝可真厉害,这么小就认识那么多的标志了。”还请他说给小朋友们听。没想到,从此之后,小朋友每认识一个标志,就跑来告诉笔者,笔者对他们积极好学的精神进行了表扬。得到鼓励后,幼儿越学越起劲,对认识各种标志符号的兴趣大大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用赏识教育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理运用赏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而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他们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刚刚入园的幼儿,胆子较小,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很少,其实问题都很简单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小朋友不敢举手回答的原因是怕答错了被其他人笑话,被老师批评,这样就不够自信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开始怀着赏识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幼儿。只要他愿意在大家面前发言,无论他答得是否正确,都会给予他一个赞赏的微笑,且在全班幼儿面前肯定他的勇敢。后来每一个受到鼓励的小朋友,都越来越敢于发言了,课堂也显得活跃起来,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得很快。

三、精心呵护每个幼儿,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年时期许多美好的想象就像一颗种子,如果能得到精心呵护就能长成为参天大树。对小班的幼儿,教师应当鼓励、启发他们大胆去想象,并且常常对他们的创造要给予回应和赞叹,并要以赏识的态度引导幼儿进一步去创造。

当幼儿的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得到别人的赏识时,他就会继续保持这种做法。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每次笔者都会鼓励小朋友去想象,自由地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幼儿的想像力确实非常丰富:“老师,我捏的是饺子。”“老师,我捏的是足球。”如果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简直看不出那一团团到底像什么东西。但是,这都是小朋友最得意的作品,里面蕴涵着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也是最需要教师呵护的宝贵财富。因此,笔者像对待宝贝一样,一一拿过来,开心地说:“这饺子味道真好,老师真想吃掉它。你们是最爱动脑筋的好宝贝了,能捏出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了老师的赞扬,小朋友越捏越起劲,最后捏出了上百样不同的东西,有食物、动物、玩具等,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细心观察幼儿需求,贴近幼儿的心灵世界

幼儿的内心世界异常丰富,教师只有非常细心地去观察,真正贴近幼儿的世界,才能及时准确地赏识幼儿。在幼儿园,每天笔者都尽最大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细心观察班上的每一个幼儿,对其进步的表现及时地进行表扬,特别是对那些淘气顽皮的幼儿的闪光点更要及时捕捉、及时赞扬。对每位幼儿,多坚持“纵向比”,少一些“横向比”,使每个幼儿每天好的表现几乎都能受到教师的肯定、赞扬,以激发他们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永远也不会走向成熟,一个从没摔过跤的人,肯定学不会走路。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有时候适当遭遇失败也同样是一笔财富。对于幼儿的失败,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这样才能让他们充分大胆去尝试。小班的幼儿特喜欢玩游戏,经常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家梁小朋友几乎每次都能抓到“老鼠”,而有一次没有抓到,他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躲在墙角再也不愿参与活动。笔者发现了这一点,宽慰他不要太在意这次失败,这毕竟是游戏,而且跟他说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还会遇到失败的事情,要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并且鼓励他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还会成功的。后来家梁逐渐消除了失败的阴影,在许多游戏中都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一时失败而给他们施加压力,要信任幼儿,学会等待,等待幼儿努力获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赏识。

赏识,能开启幼儿的进取之心;赏识,是教育成功的法宝。作为幼儿教师,通过科学的赏识教育确实可以激发幼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信心,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与习惯,提高幼儿驾驭情绪与情感的能力。

上一篇:浅析培养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方法 下一篇:如何创新养路工区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