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减排:保经济增长 促绿色发展

时间:2022-09-21 12:55:47

污染减排:保经济增长 促绿色发展

摘要:“十二五”以来,山西省政府对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污染减排双赢的两难命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强力推进污染减排,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实现了经济发展和污染减排的双赢。

关键词:污染减排;环境保护;能源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基数的急剧上升,意味着“十二五”污染物新增量的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年的节能减排任务尤其艰巨。为了避免“十一五”期间一些地区将节能减排任务积攒到最后的情况出现,国家将今年减排目标定为1.5%,很多地方已经感受到了要消化“十二五”新增量的巨大压力。

一、污染减排对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而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得到了人们的深刻认同。“污染减排”策略的提出则顺应了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对经济意义体现在:

1.促进经济增长。山西是全国最典型的资源型省区,污染减排的压力非常大,万元GDP的能耗一直在全国排在后列,这是由山西自身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长期发展方式所决定的。下一步在高碳地区低碳化发展的道路上要做的事情非常的多:第一件就是尽可能地调整我们的能源消费结构,尽可能使用低碳排放的能源,但是山西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省区,这条路比较艰难;第二是如何提高煤炭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提高煤炭的转化效率,这是下一步面临的重要问题。山西已经开始做煤变油的工作,煤洁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缓解能源压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始,沧州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地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随着我们的不断开采使用终有一天会消耗完,而政府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则可以计划使用资源,缓解日趋紧张的能源压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增强国际优势。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沧州经济必将面临着来自世界的挑战,以“低消耗”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从现在开始实施节能减排方针可以为沧州经济发展打造出高水平的运营模式,保证企业在原料、能效、回收、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与世界同步。

4.保护生态环境。纵观当前,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了无数的破坏,淡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尤其是在能源消耗问题上,能源过度消耗、工业“三废”任意排放等更为严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环境问题,必须要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方针。

二、多措并举推进减排

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充分利用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倒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充分利用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破解减排难题的关键 。“十一五”期间,脱硫电价、补贴黄标车淘汰等一系列绿色经济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实,充分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减排工作顺利实施。

“十二五”期间推进节能减排,除了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外,还需要配套的经济政策。必须发挥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进一步推广排污权交易,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

2.确保完成减排任务。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认识。省、市、县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其次要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的新增量。把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环评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完善创新新建项目环保审批制度,促进地方选择效益好、排放低的项目。三是要不断加大污染物存量的削减力度。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要求,加快电厂、水泥厂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和脱硝工程建设。抓紧实施脱硝电价,督促企业加大治理力度。强化机动车污染减排,加大高污染机动车淘汰力度。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建设运行,大力开展农业污染减排,狠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做好工程减排的同时,不断深化结构减排工作。四是要突出抓好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确保环境安全。五是要高度重视PM2.5标准实施工作。积极推进监测点位建设,及时配套监测设备,增加人员和运转经费,抓紧做好监测和达标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污染减排:保经济增长 促绿色发展

1.保经济增长。污染减排是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手段,国家开始实施污染减排后,山西省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既要发展,又要环境,两者都要,而且都要好的要求,把污染减排作为“刚性”任务,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不再以以物质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为以增长点,而是在成为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后,推进资源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经济转型。

国家核定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是城市发展和经济扩张前提条件,污染减排更显得举足轻重。强力实施污染减排,使经济发展收获了足够支撑经济发展和上新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这一笔减排账,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账。意味着减排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新上的项目腾出了足够的排放指标。

2.促绿色发展。通过污染减排,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布局,促进新型工业发展,进而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正是污染减排,推进了山西省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高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建设,促进了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山西在循环经济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很强的代表性,如果国家能把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工程列入试点,其意义绝不是山西自身的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是为其他资源型地区、中西部类似地区探索出一条路子。

3.减排与经济是共赢发展。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今年减了多大幅度,减了多少量。关键在于我们要转变认识、转变观念,转变机制,增强能力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不仅要减排,还要发展,这两个问题必须处理好。减排效应在环境质量改善上已有了明显体现,尽管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环境质量仍保持良好, 污染减排使GDP更轻更绿了。这些数据说明,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的同时,万元工业增加值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却越来越少,大大推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现在减排正拉动着 “绿色GDP”向着更高的总量跃升。

参考文献:

[1]“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Z].国发〔2011〕26号.

[2]山西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工作情况.

[3]刘炳江.污染减排促进绿色减排[Z].国家环保部.

上一篇:临夏州对外贸易发展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