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易步入的误区

时间:2022-09-21 12:34:1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易步入的误区

目前,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进程的加快,对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外语教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英语以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跨进了全国小学的大门,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由以往的兴趣课逐渐转变成为一门主课。本文就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听课记录,对现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误区一: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有失误甚至错误

例如有一堂课,教师提问:Guess,what's this?学生不能作出正确回答,这时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回答:It's...a为了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他在发音时刻意放慢了语速,发成了/i: ts a:/

在这个简单的句子中,这位老师不知不觉犯了语音和语调的错误。在语音上,把/i/发成了,/i:/,把本应弱读的a/a/发成了/a:/;在语调上,由于刻意的放慢语速,造成了语调的不准甚至可以说是错误。

英语教师语言的语音语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模仿。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用全英文教学,一方面却又给了他们错误的语音语调,我想这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二:教师使用无意义的、单一性的课堂提问用语

有的教师提问:“Let’s sing a song,OK?” “Let’sdo,OK?” “Let’s play a game,0K?”“Is it clear?"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我们听课过程中也常能听到。对于这种问题,学生一般只能回答Yes。这些看似问题的句子,前三个按照汉语句子类型的划分法。与其说是疑问句,倒不如说是陈述句,更确切地说是祈使句。而最后一句“Is it clear?”这个问题,是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某个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否的而提出的,表面看来学生对此可以回答yes或者是no。上课语言知识消化了的学生会回答说yes,尚未掌握或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者不作出回答,或者跟着说yes,因此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是yes,它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大量使用“D0 you understand?”“Right?”“Ready?Go!”等句子,这种过与简化的提问方式。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因为这种提问方式太单一,缺乏多样性,作为学生的信息来源的课堂教师语言,其未起到本该有的作用。

误区三:教师习惯性地急于翻译自己所说的话

在一次同行听课中,有如下一个情况:教师提出要求,Who can describe ourclassroom?学生面面相觑,没有理解教师describe 的意思。教师见学生没有听懂,马上用中文解释说,谁能描述下我们的教室?此时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

在这个情况下是否一定要用中文解释呢?我认为大可不必,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比如给学生一个开头。Look,This is our classroom.The wall is…提示学生接着往下说。

实际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用英文发出指令或提出要求后.可以给以学生一定的时间作出反应,与其马上翻译自己所说的话,不如让学生自己稍加思考,如果此时学生仍不能理解,再作出相应的对策,比如使用图片、手势、身体语言等等。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全英语教学,并辅以正确有效的方法,学生最终是能听懂老师的教学用语的,甚至对于未接触过的句子能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后,在教学中笔者改正了这一习惯,学生也没有想象中的听不懂等问题,因为对母语的依赖减少,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反而提高了不少。

误区四:教学活动气氛热烈,但流于形式

新课程提倡“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语言发展”是英语活动教学的精髓,是在活动中进行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切入点。我们始终坚持把“动”引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得到语言学习成功的愉悦,因此,教师绞尽脑汁在课堂上设计了唱唱跳跳玩玩演演等活动,几乎每一节英语课都有唱、跳、演、玩等,课堂简直成了舞台。在这种热闹的场合下,试问学生真能学习到知识吗?教师的教学目的真的能达到吗?有这样一堂课:在教授语言点为"Are there any…on the farm?”的课上,老师采取了“学叫声猜动物”、“带头饰唱动物”等多种游戏,整节课气氛活跃。但纵观全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表演,在猜单词,语言点并未涉及到,虽然整节课异彩纷呈,气氛热烈,但并未达到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是一种实际的教学,不是虚张声势,不是教师的“走过场”。英语教学要注重实实在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流通的过程,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信息的控制过程。一堂好课,并不是由各种“花里胡哨”的活动堆积而成的,热闹并不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关注那些形式的东西,而是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教学设计和实际效果。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下一篇: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