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外融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1 12:18:23

表外融资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章驰航(1985— ),男,福建省龙岩市人,会计学本科,毕业于重庆工学院2004级会计学专业,现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员工。

摘 要:金融危机后,表外融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它成为诱发企业财务舞弊和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本文从表外融资的内涵、融资方式、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建议,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表外融资。

关键词:表外融资;内涵;影响

表外融资,即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国家。近年来,表外融资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和监管部门未雨绸缪,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表外融资的理论背景、融资方式、发生动因及其变化的规律,坚持创新和监管相结合的理念,面对客观存在且不断发展变化的表外融资活动,强化规范与引导措施的前瞻性,有效预防金融风险。

一、表外融资内涵

表外融资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它是资产负债表无法反映的融资方式, 主要是指在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下,企业通过某种协议控制、使用某项资产或保留继续管理某项资产的权利却又不将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和收益在利润表中得以体现的融资方式。

表外融资活动与传统融资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和经济形式不一致,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导致其往往不能被恰当地确认和计量,公司利用表外融资实现降低财务透明度,掩盖潜在财务风险,粉饰财务报表和施行财务舞弊的目的。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主要关注被投资单位的盈利能力及债务风险,表外融资方式能客观上在不降低公司偿债能力的情况下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受到广大上市公司的青睐,它也成为诱发企业财务舞弊和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美国的安然事件、雷曼事件,甚至于次贷市场的金融危机都是其最好的体现。

二、表外融资的分类

表外融资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直接表外融资、间接表外融资和表外转移负债融资三种,公司往往是通过设计复杂的经济业务,综合应用以下融资方式,使得投资者无法正确确认该经济业务,以达到降低财务透明度,掩盖潜在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粉饰和财务舞弊的目的。

(1)直接表外融资。主要指企业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的融资。较为常见的主要有经营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不涉及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流动的经营活动,该资产无需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企业确实获得了资产的使用权,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扩大规模而资金短缺的问题

(2)间接表外融资是指将负债转移到其他企业,而使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的融资方式。目前最为普遍的方式是通过建立本公司的财务附属公司或不动产子公司,并对其进行投资,或以它们的负债代替母公司的负债。

(3)表外转移负债融资是融资企业将负债从表内转移到表外,将应收票据进行贴现、出售附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签订产品融资协议等方式能实现该种转移。性质,由于会计处理的原则使应收账款抵押借款将负债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三、表外融资影响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表外融资也不例外,它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发挥着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就其积极作用而言,主要在于表外融资通过负债融资使企业能够加大财务杠杆作用,特别是在财务杠杆作用在资产负债表内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表外融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财务杠杆的作用,降低了公司利息成本,提高资本回报率。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资本,能够增加融资方式、开辟融资渠道,顺利实现融资目的。

就其消极作用而言,一方面,表外融资具有相当的隐蔽型,所有者很难真正了解公司的实际投资回报率和财务状况,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另一方面,表外融资增加了企业的实际负债水平,资产负债率提高,企业表内债权人的资本受所有者资本的保护程度降低,债务违约风险加大。表外债权人因其资本受法律保护程度低而要求提高资本使用成本来弥补违约风险,这进一步损害了表内债权人的利益。另外,企业潜在投资者们的利益也受到表外融资的不利影响。表外融资使得财务报表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损害,掩盖了企业真实的投资规模,夸大了真实投资回报率,给投资者提供虚假乐观的财务信息,蒙蔽了投资者的双眼,误导其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表外融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东是有利的,但总体而言其弊是大于利的,它会扭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并诱发一系列的利益冲突,从而有可能干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效率。

四、政策建议

针对表外筹资弊大于利的现状,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表外筹资,并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由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合理利用表外融资。根据表外筹资的定义,我们知道,以表外筹资方式获得的资金无需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也就可以在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同时不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而表外筹资往往是以复杂的经济业务形式展现的,所以开展合法合规的表外筹资,要求我们的会计从业人员提高个人和整体素质,正确理解和应用各种表外筹资方式。

(二)完善立法监管指导。随着筹资企业和投资企业需求的不断增加、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表外融资业务提高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监管部门应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对表外融资的有效监管制度,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和转型,发挥其积极的监督作用,扫除监管空白地带,防止金融风险聚集。另外,监管部门应该引导企业正确使用表外融资,将表外融资限制于降低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并与企业的自身承受能力相适应,以真正起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加强会计准则监管协调。表外融资方式不断更新,然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并没有跟上这一步伐,表外融资依然是会计准则规范的空白点,因此,应该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并且在对会计要素界定和确认时,尽可能地具体、明确,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弹性解释范围。会计准则应发挥指导作用,具有超前性。

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是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二者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前者主要是反映经济业务实质,后者起到了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充分体现了会计准则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它不单单是起到反映经济业务的作用,而是在资本市场中因各种因素的传导和强化,显著影响到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因而,在制定会计准则时,我们在保持会计准则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应加强其与金融监管规则的协调,为稳定金融市场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史星际.企业表外筹资及其信息揭示问题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3(4):102-105.

[2] 程再荣.对企业表外筹资的理性思考[J].西部财会,2009(1):48-51.

[3] 孙慧.对租赁业务表外筹资会计处理的反思[J].河南税务,2003(14):30-31.

上一篇: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动态及融合趋... 下一篇:民营建筑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