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在中考历史答题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0 11:04:12

浅谈学生在中考历史答题中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摘 要:陕西省中考政史实行开卷考试已经好几年了,实行开卷考试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适应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这一变化,广大九年级师生看法褒贬不一。

关键词:历史;答题;误区;策略

一、在历史开卷考试中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大部分九年级新生普遍认为开卷考试难度降低,平时不必认真学习。这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是建立在翻书寻找答案的基础之上的,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历史开卷考试的内涵。确实在开卷考试实施之初,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闭卷考试的作法,都是考察课本上的已有知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对学生的要求相对低。但最近几年,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学科内的综合也是越来越强。所以说,开卷考试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的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翻书是很难找到答案的,甚至是根本就找不到答案。

由于学生对开卷考试的特点不了解,片面地认为开卷考试的答案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的,这是九年级学生较为普遍的看法,事实上并非如此。就算是开卷考试的有些试题在教科书上有现成的答案,但考生在作答时也不能照搬照抄,这样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答案也是不切题的。更何况有些开放、半开放性的试题本身就没有现成的答案。在选择题当中,虽然只有四个选项,但是四个选项牵扯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体系不熟悉的话也是无从谈起。所以,学生要改变这些不良认识,扎实复习。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开卷考试不用复习。开卷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如果处理不好开卷和复习之间的关系,必然会给我们九年级历史复习造成更大的困难。

以上是我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误区的一点看法,下面我谈一下在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中的一些好的做法。

二、应对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策略

中考历史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

1.选择题的分类:

(1)组合式选择题:所谓组合式选择题,就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根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它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也可以是异同比较。它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2)否定式选择题:一般包括“不正确、错误、不符合”等词,让学生选出不正确、错误、不符合的一项。此类题,用排除法相对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主题式选择题:一般由一段小材料加上和这段材料相关的两个选择题组成,这两个选择题可能以组合式选择题和否定式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非选择题答题要点:

第一步,精读材料。

透过材料给出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弄清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不论是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还是表格,首先要善于寻找材料的共同之处,以这个共同之处作为回答问题的突破口。

如某年中考中有这样一个题: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有一问这样提出的: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这就需要寻找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材料一马棚失火,孔子先问有没有伤人;材料二表明了对人的赞美;材料三突出了人的权利。三则材料都突出了“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也应该从突出“人”的角度回答。这样答案就很容易总结出来了。

第二步,回归教材。

弄清中考历史该题所考查知识点后,将该知识点回归教材,把教材中有关这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串联起来。

第三步,审清问题。

审清楚要回答的问题,中考历史试题最主要有两种设问方式:“依据材料来归纳,分析概括问题”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概括问题。”

第四步,组织答题。

在充分理解题目设问和所考查知识点的基础上,再精读材料组织答题。对于第一种问题要充分依赖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段、分层、分句解答,甚至可直接摘抄材料。对于第二种问题,除依据第一种问题作答外,还要结合与材料相关的基础知识,准确作答。

三、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要信息往前写。对于中考历史非选择题,要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次要的写在后面。自己拿不定的放在最后。但是不能出现不答的现象。同时做到三化: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楚要点,如要答原因,首先写出“原因”二字;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段落化,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

2.运用学科语言答题。中考历史试卷上一定要运用规范的历史学科语言答题,关键词一定要用专业术语:如“新航路开辟”不能写成“新航线开辟”。考生最好用课本语言。

3.善于寻找信息点。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一定要把握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这些往往是作答的突破口。

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会出现非智力因素失分,如,字迹不清、错别字太多、答题不规范、杂乱无章,不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审题不清,语言口语化严重,学科语言欠缺。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炉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析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下一篇:生成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