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基层行人民币理财业务需完善

时间:2022-09-20 10:34:59

商业银行基层行人民币理财业务需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人们对投资理财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虽然商业银行基层行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理财业务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有待进一步完善。

商业银行基层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一是理财产品品种较少,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狭窄,销售规模小,如颍上县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和服务基本上是转账,,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业务,尚未发展到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综合性理财服务。二是理财产品的特色,差别化服务不足。虽然多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产品名称各异,但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特色,无法充分满足多样化的顾客群体需求。另外,目前商业银行开发理财产品的重点往往是“二八法则”中占20%的重点客户,而忽略了占80%的普通工薪客户,部分理财服务门槛过高,使普通工薪客户“望而却步”。

缺乏高素质的理财专业人才。一是理财专业人才的数量和业务素质还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商业银行基层行普遍缺乏业务素质全面、具备实践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理财专业人才。现有的理财人员大多只经过简单的内部挑选,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够了解,造成销售行为的不规范。二是服务不到位。商业银行员工倾向于推销自己的基金和理财产品,在对客户进行投资理财宣传时,片面夸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而对投资风险避而不谈或者避重就轻,导致客户购买了不合适的理财产品,有的不仅没有收益,反而赔得一塌糊涂,与银行发生纠纷。

吸储功能明显。人民币理财产品是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进战略转型的有益尝试,但其单一吸储功能明显,相对于低成本的存款来讲,并不能为银行带来太多直接的利润。

理财产品流动性和收益率优势不足。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具有风险低、信誉度高等优点,但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流动性和收益率并没有优势。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多种形式拓展理财市场和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加快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创新理财产品,加强配套的理财服务。一是开发不同层次的理财产品,实行差异化服务,让客户各取所需。商业银行应从结构、收益、品种上加快创新理财产品,在种类上横向拓展,在结构上纵向深入。针对客户群体的差异性需求,设计不同侧重点的理财产品。二是拓展理财服务理念,纵深延展理财服务领域。商业银行应重视营销环节以及后继的综合服务领域,深化理财产品价值内涵,提高理财产品的持久生命力。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投资理财服务体系和标准,实现理财业务的产品化和业务组合,努力摆脱理财产品的单一吸储功能。

壮大商业银行的专业理财队伍,培育和选拔专业的理财人才。商业银行应建立持续教育、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招聘高素质的理财专业人才,同时选拔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其整体业务素质,建立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具备各种投资知识,懂得营销技巧,了解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的理财人员队伍,为各类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同时,要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对责任心不强、漠视客户利益、有损银行信誉的人员要及时进行调整。

加强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的培育。一是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培育,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二是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理财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理财产品进行客观和全面的宣传,确保客户自主、自愿进行投资决策。严防道德风险和误导客户的销售行为,树立商业银行诚信经营的良好社会形象。三是设计符合中低端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端客户市场,提高对中低端客户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探索理财合作模式,发挥优势互补,促进理财业务发展。一是本着公平合理,互助互惠的原则,积极推进与保险公司、券商的合作,理顺与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合作关系,发挥优势互补,促进理财业务发展。二是加强与外资银行理财业务的合作,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模式,加快提升理财产品的发展层次和运作。提高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银行卡里的8000万元为何不翼而飞 下一篇:四项创新促营销助农发展获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