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信社的资金贷不出去

时间:2022-03-03 03:16:57

为什么农信社的资金贷不出去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一直被视为“皇帝女儿”,从来不愁投放不出去。可是今年,一些农信社贷款投放竟变得困难起来。为什么农信社的信贷资金贷不出去呢?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信用社,农户和企业,发现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农户资金需求变化大,农信社一时难适从。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户,不但进城务工经商,而且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兴办属于自己的中小企业。随着农民的不断富裕,农民的资金需求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改变,但农民的土地、山场、自住房屋,都不能作为抵押物,大额农贷需求好像是“水中月”。

二是信贷政策有缺陷,农户需求不旺。一方面利率过高。据报表反映,到今年3月末,该市农村信用社净投贷款1769万元,比2006年同期少投放1719万元;同期农户贷款平均利率为9%。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了3个千分点。利率过高,导致农户宁愿通过其他方式融资,也不向信用社借贷。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农户贷款期限设计。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一致,是农户望“贷”兴叹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营销不力。据统计,到去年底。该市信用社近几年来累计受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共计1346人次,在职职工平均受处罚和处分3次,职工身上的“枷锁”越来越重。“一年不放款,一年拿不到工资;放一年款,一辈子拿不到工资”。信贷员惧贷心理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的投放。

怎样才能使农信社的贷款准而快地投放出去呢?首先,政府应成立贷款担保公司,解决中小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有效规避信用社的风险。其次,降低组织资金成本,解决贷款利率过高贷户难承担的问题。再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贷款期限,简化贷款手续,不断提高农户办贷效率,充分发挥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最后,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资金计划与个人报酬直接挂钩,运用“倒逼”机制提高农信社员工营销贷款的积极性。

广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甘军 梁志刚 程绍平

上一篇:美国百年并购历史的启示 下一篇:银行卡里的8000万元为何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