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ORM的数字学习方法

时间:2022-09-20 09:50:26

基于SCORM的数字学习方法

摘要:新世纪的主流学习方法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也必须随着主流教学方式的变迁改变教育策略。笔者探讨了教师在新形势下所应培养的两个教学策略原则一是树立知识管理的观点;二是数字教材制作的能力,这样教师才可以应对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变革。

关键词:数字学习;知识管理;本体论;共享式教材组件标准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1-152-02

Digital Learning Method Based on SCORM

JIANG He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Normal Collage of Taiyuan University, Taiyuan 030012, China)

Abstract: The mainstream of the new century, Internet-based learning method is based on the number of learning methods, so the teacher must also be changes in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change in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strateg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eachers in trai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be one of two teaching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point of view; second is the capacity of digital teaching materials, so that teachers can respond to changes in the digit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e-lear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Ontology; SCORM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学习方式,拥有丰富多元的信息、快速准确的搜寻引擎。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学会知识,并养成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数字学习提供了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功能,目前纯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显得落后。数字学习在教学方式上要强调“知识管理”的观点与“数字教材”的制作;反之数字学习的真谛将无法体现。本文将探讨提高数字学习成效的着力重点-知识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数字教材产生原则,希望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能较为轻松的应对变革。

1 数字学习与知识管理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它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一些问题,当学习者想得到知识,他要通过互联网搜寻,得到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如果信息不能依学习者需求加以过滤、编排与呈现,那么信息只是无意义的数据。要使信息成为“知识”,必须有一套管理机制,让使用者有效率的找到所要的资料,达到个别化的学习效果;这就是“知识管理”对于数字学习最大的贡献。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体认到这一点;教学者逐渐从台前转到幕后,我们该着力的是强化“知识管理”的部分,希望提供学习者“有意义的信息”。

1.1 知识管理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愈来愈多教育组织利用在线学习的方式。互联网所呈现出的数据良莠不齐,有些具有良好的组织及结构,但仍有许多数据是混乱的,当人们想使用这些数据时便产生了问题;这突显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不是堆砌信息置于网络上,这么做只会让使用者饱受“信息过剩”之苦,甚而造成组织者最后可能放弃尝试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难点在于建立弹性与动态、易于理解与管理的信息存储。

1.2 教师知识管理的功能

教师知识管理是教师知识的获得、存储、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是管理教师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过程,它能提升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包含教师教学基础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还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以,教师知识管理的内容也应从多方面考虑。

1) 教师知识的获取并整理、分类使之有序化,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是教师知识管理的基础任务。

2) 实现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转化。教师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教师的知识创新,通过知识创新扩充组织的知识积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创新的本质就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作用的螺旋式上升作用。

3) 教师知识的有效交流和共享。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交流。知识在共同体中传播,提升了知识的价值,同时也能激发个人创新知识的能力。

2 数字化教材库的建立

教材是随教师的偏好搜查和组织独立学习物件所制成。教材重复使用性的效益在于降低教材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教材重复使用性是要通过网络教材库与他人分享内容,这样才能够网站组织大批教材提供者,从而形成可再利用教材库。任何教材在上传时的必做工作是“元数据描述”,将非结构化的教材加入结构化的“元数据描述”,以方便教材的共享性。元数据除了建立更为清楚的搜寻架构,并使得搜寻引擎能正确的找寻到数据以外,还有如下作用:允许资源的分享及交换,使得学习资源能够一再的被使用。赋予学习者及教师能够有效搜寻、评估、取得及使用学习资源。提供开发学习内容的机制,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投资,并提供改进教学资源的环境。将分散的学习资源汇整为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一份具有共识标准的“元数据描述”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SCORM2004所采用的“学习对象”的“元数据描述”是最被普遍认同的模式。在“数字学习”中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学习对象”的经济性与如何作有效的被处理。知识提供者若是依据后设数据描述的标准化编码,学习者即可迅速地找到可再使用的学习对象以减低教材重复性和降低教材所开发的成本。对维护教材的成本而言,教育机构所负担的成本会随着重复性使用次数而降低。基于以上的理念,教育机构对于开发高质量的学习对象就不再有太大的忧虑。

3 知识本体的应用

本体论(Ontology)起源于哲学,以哲学的观点来看“本体”是一切存在的终极本质,因此Ontology乃是对于万物的现实及其关系的一种概念描述。所以当其观念引进到知识管理的领域,并结合相关的信息科技期望能解决知识的不具结构性及缺乏正规的表示方法来表达知识的本质。

目前互联网的数据亦日渐丰富。用户在寻找数据时,通过搜寻引擎的协助,数据很快被搜寻出来,但也出现许多不必要、不相关的信息。于是想要快速的找到有用信息成了问题。然而,ontology的应用为此带来曙光,它能让计算机理解所输入的信息,从而更准确的做出反应。Ontology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该知识领域的一个概念模型。ontology技术平台具有以下的功能且其所需的技术配合面如下:1) 网页可以全文检索提高搜寻精准度。先从领域知识各方面建立本体特征库,加上一些规则的判定与参数。2) 根据使用者背景与数据,提供不同的数据展现方式和浏览顺序。3) 数据分享机制,能够将文件加以复制、除以制成新的文件并彼此分享。

4 结束语

在以数字学习为主的弹性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环境及知识共享的理念,来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材之重复使用性,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空间;如此并能培养学生网际资源共享及运用的学习态度,让整个学习平台更具备有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教学相长环境。

未来数字学习的教学策略必然在学习者面临不同的情境下,由Agent适时给学习者一些合适的建议,以协助学习者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效。身为教师,为配合数字学习的教学策略,一定要先具备知识管理分类系统逻辑,然后强化本身教材设计能力、网络搜寻能力,再通过亲和力强的ontology技术平台编辑教材,进行教材的分类、储存、搜寻、扩散、分享、创新等工作。利用际网络上搜寻引擎的功能,针对网页文件进行关键词词的撷取,再分析关键词词间出现在网页上的关联,开发出一套知识构图的流程,以建构网际网络上完整的知识分布图,减少传统建构方法所需的成本及时间,也让学习者通过互联网在探索知识时能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洁,丁颖.语义网关键技术概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8):1831-1836.

[2] 曹志松,曹文君.基于语义Web实现有效Web信息检索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422-427.

[3] 李楠,孙济庆.支持语义检索的知识检索模型.情报学报,2005(6):708-712.

[4] Gillam, L., Tariq, M., and Ahmad, K., "Termi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ontology," Terminology, (11:1) 2005:55-81.

上一篇: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 下一篇:基于信任度的P2P信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