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0 08:22:57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讲述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及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识字教学的本身出发,重点阐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授之以渔,高效识字;联系生活,辨析识记;课外实践,提高识字量”四个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各种活泼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使识字教学真正达到高效,富有生命力,真正还之于精彩。

关键词:识字教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61

我国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将对他今后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是提高阅读、写作和理解其他课程的基础,学习须从认字始,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识字过程却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并巩固所识的汉字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活起来,还之于精彩。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纯的识字教学是单调、枯燥、抽象和乏味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创设形象趣味、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活动,才能激发和诱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要学到乐学。在课堂上,笔者会结合所学的汉字来设计各种游戏,如打牌、摘果子、走迷宫、抓特务、抽大奖、开火车、魔法变变变、踩地雷等。打牌,笔者让同桌或小组同学把生字卡当作扑克牌玩,学生一边打出生字卡,一边念出字音并组两个词,念错了生字读音或不会组词的要把生字卡收回去,到最后,有的同学手里还拿着不会的生字卡,也就是打不出去的“牌”,这时,笔者会鼓励学生向同学请教,直到全部把手上的牌打出去为止。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识字教学成为他们的乐园,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授之以渔,高效识字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地“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集中有效而又常用的识字方法。

第一,字谜识字法。低年级学生对字谜特别感兴趣,恰如其分地运用字谜帮助识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学习“碧”字,学生会编:“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在学习“然”字时,学生会编:“火烧狗肉。”在学习“告”字时,学生会编:“一口咬去牛尾巴。”在学习“撑、默、浑、克”字时,分别编出这样的字谜来:“手掌”、“黑狗”、“水军”、“十个哥哥”。又如“支上启下(古),打东伐西(找)。这样,学生在参与编字谜和猜字谜的过程中,不仅识记了汉字的音、形、义,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啊!

第二,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富有儿童情趣和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儿歌,让他们反复诵读,加深印象,提高识字效率。

如在学习 “溪”字时,笔者教学生编儿歌:“三点水,爪子头,一扭一扭碰石头,溪水直往大河流。”

又如教“熟”字时,笔者边写边教学生念: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

一子下厨房,来学做肉丸。

下面烧把火,煮熟一锅汤。

通过这样的儿歌童谣,学生对比较复杂的“熟”字一下子便熟记了,并且还能由“熟”字延伸开去,了解和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再如教学生识辨“不、否、歪、坏、怀”这一组字时,通过启发学生辨识字形结构后,学生竟能随口说出:“不口否,不正歪,土不坏,心不怀。”不但整齐,且押韵。老师再加以总结:“不否歪坏怀,兄弟一大排,大家作首诗,牢牢记下来。”这样,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学生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第三,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生学习“游”字时,学生对“游”的结构、构成部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在书写时却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右边写成反文旁了。针对这情况,笔者趁机引导说:“在方方的水池里,一个小孩子在横躺着游泳。”笔者边说边指着它的部件。学生听后都兴奋地说:“啊,原来这个字这么简单。”又如学习“束”字,有一位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自编小故事:“有一位哥哥,他上山砍柴,砍了许多树枝,然后用绳子把它绑回家。”问他为何这样编时,他说:“‘木’代表树枝,‘口’代表绳子。”听完他解释,笔者觉得这个故事编得妙极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大开眼界。又如教学生认识“明”这个字,笔者拆字谜为:“日月同辉”,而让学生识记“昆明”一词时,则编字谜为:“残花头上照红日,玉兔前头伴金乌”,进而讲述“玉兔、金乌”分别指代月亮(月)、太阳(日)的故事,让学生在认字认词的同时,得到想象和联想的启发和诱导。

3 联系生活,辨析识记

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性较强,而观察分析问题较弱的特点,笔者在识字教学中放手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运用新知,并引导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挥,辨析识记。久而久之,学生比以往更加善于观察了,识字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如在学习这组同音字“永、泳、咏”字时,笔者引导学生把字与生活联系起来识记。于是便有了异常精彩的一幕:生1:有水能游泳,有口能歌咏,无水无口到永久;生2:有水可以游泳,有口可以歌咏,没水没口天长地久。又如《乌鸦喝水》中的“喝”和“渴”非常容易混淆,学生常常误写成“渴水”和“口喝”。为此,笔者指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实际,提出“平常你为什么口渴?”“喝水会用什么来喝?”等问题,学生在分析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答案。有的说:“因为水少,只有三滴水,所以才会口渴。”有的说:“口渴了,要找水喝,所以‘渴’左边有三点水。”还有的说:“喝水会用口来喝,所以‘喝’是口字旁。”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地掌握这两个字了。

4 课外实践,提高识字量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和荣誉感很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中识字,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还学到了许多新字,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识字量,效果极佳。如在教学同义字或者形近字之后,笔者会布置学生在课外制作卡片,搜集几组同音字,写在卡片上,做到有字音,有汉字,有组词,然后利用上课时间展示他们的作品。对这些作品,笔者会热情洋溢地进行渲染,独具匠心的内容、工整的书写,都在笔者的赞美之列。这样,让学生在羡慕与自豪之中获益的同时,也暗暗地决心朝着更好的目标迈进,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识字热情更加高涨了。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为迎合这一特点,笔者让学生在日程生活中留心观察食品包装纸上的字并识记。笔者还让学生在课外开展贴字报活动。每天,要求学生从爸爸妈妈读过的报纸或使用过的包装盒上,将自己学过的字剪下来,然后贴在自己准备好的纸上,并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这样,一份份稚嫩的贴字报便诞生了。每天开课前,笔者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字报,读者神气十足,听者羡慕三分。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当我们俯下身来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探索时,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思维之广阔,潜能之无边,教师应尽其所能,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参考文献:

[1]谢建芬.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时光霞.让识字过程充满乐趣[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敏.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M].中国教育学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教文化出版社,2010.

[4]王敬彬.浅谈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M].中国教育学术研究中心、中国科教文化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韦美云(1969-),女,小学高级教师,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四小学教务主任,广西河池 547000

上一篇:巧设认知冲突,诱发自主探索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预习方法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