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识字教学

时间:2022-09-20 07:42:07

浅谈小学阶段识字教学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它生动而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和丰富、悠久的文化信息,在秦汉以来的汉字学习中都受到了重视。基于这一点,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注重自身文化积累,对汉字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积极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汉字特点,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发和拓展识字资源,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充满活力,引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落实识字教学目标。

一、集中识字

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后改为实验学校),吸取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并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试验集中归类识字方法,创造了集中归类识字(简称集中识字)的教学经验。根据他们1960年的试验,两年内识字2500个。之后,北京景山学校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坚持集中识字,同样达到了两年学会2500字的效果。集中识字的具体做法就是根据汉字规律,先教学独体字,后教学合体字;采用形声归类法,如,“清、晴、情、请、睛”一组形声字,只要认识了“青”字,其他字就容易认识。它的主要特点是:(1)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最常用汉字,以便学生及早阅读。(2)打好识字的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以“基本字带字”作为基本识字方法。坚持“形音义统一、字词句联系、认读写结合和记比说兼用”。(3)吸收先识字后读书、看图识字、在阅读中巩固和扩大识字等传统识字教学经验,组织学生掌握汉字规律,自学生字。

二、随课文识字

随课文识字,也叫分散识字。这是1958年由江苏南京师大附小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特征,注重联系的识字教学流派。随课文分散识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因此识字教学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为儿童接受新知识提供方便。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字形要由简单到复杂,要配上色彩鲜艳的图画,儿童就爱学,乐意学。随课文分散识字强调了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随课文分散识字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识字教学中,分散识字有以下几种具体的处理方式:(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字、学词。

三、注音识字

注音识字法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的组成部分,由黑龙江语委组织实施,1982年在佳木斯第三小学、拜泉县育英小学和讷河市实验小学开始首轮实验。注音识字旨在发展儿童语言,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为重点,解决识字和学汉语的矛盾。注音识字的基本方法是:(1)一开始用三周时间进行拼音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2)在学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先阅读拼音课文,进而阅读全部注音的汉字课文,再阅读汉字(难字注音)课文。(3)利用汉语拼音写话和作文,先用纯拼音写话,进而用拼音夹汉字和汉字夹拼音作文。(4)从一年级开始,先打下能识、能写350个汉字的基础,进而通过大量阅读来增识汉字,通过大量作文练习写字。(5)在大量的听、读、说、写的训练中,打好说普通话的基础。注音识字把“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与“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结合起来。

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就是好方法,只要是好方法就能提高识字效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识字方法,为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铧子镇半拉山子小学)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下一篇:例谈文学体和实用体课文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