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规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7 09:17:02

量规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结合促进学习的评估理念与一线教学经验,笔者尝试着把量规引入科学探究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量规及其意义

量规是“基于促进学习的评估”这一理念而产生的一种评估工具。促进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是全世界评估改革的方向,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评核学生的学习表现,然后基于所收集到的评估资料,向学生提供有用的回馈,并修订教学的工作,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英国评估改革小组指出其十大特征:必须是有效教学计划的其中部分;焦点在学生如何学习;应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需敏感度强和有建设性,因为它牵涉情绪的效应;需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需有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共同理解的评估标准;需提供学生如何改进的有建设性指引并发展学生自评的能力;承认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成果。

量规(rubric)(又译评估准则)是一种用文字说明的评分指引,与其他评估工具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明确列出了学习表现的每一项评估价标准(或称“要素”,如写作中的要素“主旨、组织、细节、语句、用词、常规”),并清楚地表述了每项标准的不同层次水平,从高水平一端延续到低水平一端。对学生而言,一方面,量规准确定义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关键元素,表达了教师的期望以及达到期望的途径,因此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量规可以较好地考查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性成果,如学习策略和方法、口语表达能力、解决现实科学问题的能力等,由于它清晰地列出了各评价准则的水平细则,这便减少了“过程评价”的主观随意性。此外,量规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质量时更加具有判断力和思考力。通过反复实践自我评价和同辈评价,尤其是自我评价,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责任感。

二、量规的设计

对许多教师而言,自行设计量规是一件令他们非常头疼的事情,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一旦真正动手设计量规,它即是将教师头脑中的想法系统化,并且在纸上呈现这些想法的一个过程。根据Arter和McTighe的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6个步骤着手:

1.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为样例

把那些能够体现任务所要求的技能或行为的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挑选出来。

2.把选出的学生作业分成不同的水平组,并说明分组的依据

应用细致的语言,如与“具有逻辑性”相比,“这个学生开头很好,但到中间时有点离题”会更有说明。

3.把分组依据总结为表现的“要素”或重要方面

如表1中将团队合作再分为参与、协同努力、倾听、有效性、互动这几个要素。

4.给每个要素下一个客观的定义

如真实性就是自觉去学习,真正付出努力,非常诚实,学生真正努力去进行反思。

5.找出与每个要素的各个评分点相对应的学生表现做样例

样例不能少于两个,否则所有的学生都会模仿它。

6.不断改进量规

在设计和修订量规时,首先要尽量确保量规中的措辞清晰无误,可以通过倾听学生对评估标准的解释来看措辞是否清楚,若不是则应当让学生参与进来选择更具体准确的措辞。其次,所选择的评估标准应该具体明确,尽量避免使用概括性的、含糊不清的词语,如“引人注意”就比“创造性”对学生的帮助大。再次,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回馈。如果想使学生真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话,他们需要明确的回馈,需要有机会反思他们的学习。

三、量规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论述到,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目的在于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这些过程与方法都可以运用量规来给予学生指导。

例如,探究活动中经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许多时候老师们强调了无数次,可学生们仍旧无法领会。下表1即是针对学生团队合作中表现所设计的量规,它清楚地将团队合作细分为参与水平、协同努力、倾听、有效性及互动这五个方面,同时又将每个方面不同的表现水平以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又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试先让同学们交流与沟通量规中的各个维度以及每个表现程度,以确保学生们对这些标准与期待真正的理解。

探究活动中学生还经常需要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探索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若没有老师良好的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是比较困难的。反馈在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透过它,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表2即为教师设计好的对于学生在探究中针对资料收集、记录、组织、分析等方面进行的反馈样例。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量规的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要求:(1)在教学初期就让学生接触到量规;(2)定义涉及到的术语,让学生明确含义;(3)提供表现水平高和低的例子,可以是教师模拟的也可以是学生的作业;(4)使用清晰、有针对性、详细的准则对学生进行回馈,让学生明了如何能通向成功;(5)给学生提供利用量规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的机会(让学生练习给予和接受以量规为基础而产生的回馈);(6)让学生练习去朗读量规中对合格表现的描述并在多种情况下应用;(7)在教学中有意强调量规的要求(如在写作课中注意文章的思想性、组织性、用词、语句流畅性等)。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已有一定基础,量规因其清晰性与指导性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只有我们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相信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责任感,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罗耀珍.促进学习的评估[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8.

[2]Assessment Reform Group.Assessment for learning:10principles. methodenpool.uni-koeln.de/benotung/assessment_basis.pdf.

[3]Goodrich,H. Understanding rubrics.Educational Leadership[J].1996.54(4).

[4]Arter.J&McTighe.J.课堂教学评分规则:用表现性评价准则提高学生成绩[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5-4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2.

[6]Montgomery.K.真实性评价:小学教师实践指南[M].国家基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4,107.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教育集团育才二小)

上一篇:“小图”也能“大做” 下一篇:值得注意的四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