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0 06:24:09

浅谈在电工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新的世纪中,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了,企业不仅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能训练、能够承担任务的职专毕业生,而且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创新,能够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独创的见解及改革措施,以便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根本途径。下面就如何在电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过程不但要教,重要的是让学生做。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呢?事实证明,教学生学会学习应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做”的能力培养的基础。职专学生在校主要学习内容是各专业的专业知识,怎样将创新能力要素的培养融于专业课的教学中?我在电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三会”的教学方法对此进行了探索。“三会”是指:会独立阅读专业书籍;会独立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会“迁移”知识。1.教会阅读书本。电工理论的概念、原理、公式和结论文字精练,但表达在书本中长篇的叙述里。我在教学中把头绪纷繁的教材内容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纲要”,以便学生透彻理解、牢固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教学时列出“纲要”不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通过“纲要”的归纳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我认为创新就是不同信息的重新组合。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做”的要素。2.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要让学生依据教师的要求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且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3.教会学生“迁移”知识。例如《电力拖动》中“电动机自动往复控制电路”是较为复杂且难以理解的内容,但只要抓住其作用、本质,了解以上电路是已学过的“按钮和辅助触点复合联锁的可逆控制电路”的变形,通过知识的“迁移”,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并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针对职专学生生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也是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很多科学家之所以能做出那么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们对科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兴趣不仅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之母,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可能达到入迷的程度。职业中专的专业课都是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时会很自然地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如我们在教授家用电器专业内容时利用学生对家中各种家用电器如何工作的求知欲,多提供一些电器的基本检测和维修操作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对科目有了兴趣,才有了提高学习效率持久的动力。

2.自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实践也证明,凡具备了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应知识信息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就充满了信心和把握,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我在教授电工基础与技能这门课时,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检查复习这一环节,发现学生缺少什么基础知识先给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这样,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才有自信,才有效果,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三、民主是创造力发挥的条件。

对学生来说,宽松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萌芽与发展。因为只有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向老师提问,才敢于向老师陈述观点,而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往往又是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加自信心的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创造思维发展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平等。如在教授《家用电器维修》课程中“故障与分析”时,针对家用电器中电源出现故障较多这一实际现象,我让同学们根据电路原理自己总结一条故障出现的现象和对策,再根据回答的情况及时鼓励、纠正、表扬。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围绕电路工作原理开动脑筋,从电路的影响、元器件的影响、使用情况的影响等三方面总结出十几种故障出现的情况和修复方法。同学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思维活跃,态度积极,不但很好地接受了课本知识,而且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在自然地教与学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信任。职专学生进校成绩较差,这只能表明他们自身潜力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教授《电力拖动》课程中“电动机正反转”内容时,对于学生一些异乎寻常的观念和设计方法以赏识的态度看待,尊重学生思路,珍惜他们思维中合理的因素,对学生提出的某些“怪”想法延迟评价,让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持学生创造性的幼苗。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21世纪时代教育的特征,我们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行为模式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寄宿生养成教育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