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牵引联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时间:2022-09-20 06:16:30

推拿牵引联合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关键词:推拿牵引;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110-01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自身功能的退变以及患者受到外力的冲击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之前相比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脑力劳动的增多,促使人们要长时间保持坐立姿势,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缺乏身体锻炼,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椎间盘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推拿牵引配合运动治疗本病3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427±525)岁,疗程1~3 a。

12治疗方法运动疗法:症状和体征好转后,指导患者开始做增强腰背肌和腹肌的肌力训练及下肢的一般性训练。主要为飞燕式、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俯卧撑、直腿抬举收腹、下肢直腿抬高运动、仰卧屈膝屈髋等。每个动作可循环反复练习。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及频率。每次20 min。牵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于牵引床上进行骨盆牵引,牵引质量首次约为20~25 kg,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牵引质量,每次持续时间20 min。推拿治疗,点按督脉、腰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穴位,按经络行循走向行迎随补泻手法,双掌根叠加按法,放松腰腿肌肉,两法交替进行,重点点按疼痛侧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穴,行手法20 min,行腰椎复位斜板手法。上述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标准:腰腿以及椎部疼痛消失,腰活动无障碍,直腿抬高试验超80%;显效标准:腰腿以及椎部疼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超70%;好转:腰腿疼痛部分消失,腰部活动能力改善,直腿抬高试验超30~60%,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

22治疗结果治愈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科、推拿科多发常见病,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变性,髓核受外力压迫突出,压迫坐骨神经产生腰腿痛,性质为钝痛、阵发性电击样或烧灼样放射性疼痛,祖国医疗属“痹症”“腰腿痛”范畴,病机是感受风寒湿邪,或闪挫跌仆致气血瘀阻,或肾虚劳损而致病,取穴腰椎夹脊穴、肾俞穴、大肠俞穴,起到补肾健肾、强腰腿、行气活血作用,取穴委中取“腰脊委中求”,是以远端取穴疏通足太阴膀胱经腰部气血运行,行气止痛,补虚泻实作用,环跳、阳陵泉为足少阳经主穴,虚则补益气血,行气强筋止痛,实则泻之,缓筋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取昆仑穴能主治体重节痛,疏通足太阳膀胱经,达到行气止痛利关节作用,通过以上配穴,能强筋骨、利腰腿,行气活血止痛,消除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

牵引能使椎间隙增宽,促进突出椎间盘之回纳、位移,最终使得神经根的压迫得到缓解,甚至解除,其次,它还能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运动疗法可使血液循环发生明显的重新分布,大量血液流向肌肉,有利于稀释致痛物质浓度,又能带走致痛物质。同时还可以增强脊椎相关肌肉韧带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以增强脊椎的稳定性,从而恢复脊椎最佳力学动态平衡。推拿能促进局部气血通畅、肌肉痉挛缓解,使错位的小关节得以纠复,松解了受压神经根,使得腰腿痛缓解,还可以加速炎性产物吸收,改善局部水肿粘连状况。针刺能调整血管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微循环和淋巴循环,增加炎性物质的吸收,促进阿片肽和 5-羟色胺等止痛物质的释放,减轻患者疼痛,改变神经根炎症和水肿的情况,继而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

(收稿日期:2014-08-30)

上一篇:中医药分期治疗乳腺增生病体会 下一篇: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