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生 十大德政

时间:2022-09-20 03:06:26

西部民生 十大德政

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正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年。这十年,贫穷落后的西部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民生方面,这十年是西部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改善最为明显的十年。包括农村的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以及其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业:免税+补贴=反哺

十年来,我国相继取消牧业税、生猪屠宰税、农林特产税和农业税,全面实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饮水、电力、道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多予少取放活”,使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普遍受益。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3年的2144.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408.6亿元。

这十年,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时期,中央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农业部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发展。针对西部地区农业人才不足状况,农业部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2004年以来“阳光工程”共培训西部农村劳动力521万人。2006年至2008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覆盖了西部地区558个县22750个示范村,培训专业农民90多万人。2006年以来“百万中专生计划”面向西部地区共招生10.4万人。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扎实推进,西部省区的一批优势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如新疆的啤酒花、枸杞、红花、番茄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50%、60%和90%以上。广西产糖量达9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484万吨的63.1%;蚕茧产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2007年蚕茧产量已占全国的26%,约占当年世界蚕茧总产量的18%,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此外,宁夏的枸杞、四川和贵州的茶叶、陕西的苹果、云南的烟草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今年,中央财政还安排5亿元资金,专门用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补助项目的实施区域是河北、辽宁、吉林、河南、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1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显向西部省区倾斜。

减免农业税、特产税和进行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等政策是普惠式的补贴,这是中央财政反哺农业,洒向西部农民的甘露,对于改善民生,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民来说,润物细无声。

教育:两免+一补+蛋奶工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西部教育落后的局面在这十年得以打破。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使西部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突破。十年中,陕西、广西、内蒙古、重庆、宁夏、贵州、新疆已先后通过国家“两基”验收。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始终坚持重点向农村特别是向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增校舍面积近1200万平方米,免学费、免书本费、补助住宿学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广泛实施,每年让5000多万西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受益。2004年,温总理呼吁加强中小学生营养的“蛋奶工程”,也在广大西部地区推广开来。除过生活补贴外,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住宿学生,每天都能喝到一斤牛奶,吃到一颗鸡蛋。今年起,部分地方开始尝试为学生定制科学的“营养餐”。这些措施使广大西部农村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并“学得好”,保证入学率,减少辍学率,提高升学率。

过去十年间,中央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计划、“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都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加速发展。实施“西部一省一校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此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特别是农牧区教师的素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中西部36万所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和提升了西部青少年的受教育条件。

文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正比

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正式开展试点,这十年恰遇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

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文化需求,西部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优质的文化服务享受。民族文化演艺业方面,云南以《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云南的响声》等为龙头,带动了全省演艺业的发展,涌现出《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等一批极富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

这十年,电影业走出了徘徊不前的最低谷,不少人又开始走进影院,享受影视快乐,城市电影票房收入从2003年以前不到20亿元提升到去年的130亿元。

在图书出版领域,“十一五”时期,全国累计生产图书是“十五”时期的两倍,新闻出版全行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总利润均翻了一番。“抓产业链条的聚合,做强文化产业集团;抓重大项目的整合,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抓文化业态的融合,拓展文化产业空间”。这是四川文化产业的“规模化”战略,推动着文化资源优化整合。这一战略的实施,加强和做大了四川文化产业的蛋糕,扩大了广播、电视、报刊等文化信息的覆盖面和传播量,也在提升着四川人民的文化素质。

2010年,在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文化部制定了《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实施方案》,去年和今年,各地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陆续免费开放,不设门槛地让群众享受文化服务。

正如2003年召开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所预言的,“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经济效益越好,社会效益就越实在”,人民群众就越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医疗:

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13亿

这十年,医疗事业被推向市场后,“看病贵”让许多患者难以承受伤病之痛,新医改又再一次使其回归社会公益事业属性,即便在西部的偏远山区、海岛渔村、少数民族山寨,农民不再“小病拖、大病扛”,正在实现“病有所医”梦想。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等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超过95%,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全面建成。

上一篇:阴宅寻龙 生人勿进 下一篇:关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