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筋预算量和钢筋翻样量的差异

时间:2022-09-20 02:05:47

论钢筋预算量和钢筋翻样量的差异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钢筋工程所占总成本的比例非常高。在钢筋工程中,常会出现钢筋的预算量和翻样量的差异问题,本文详细进行分析,以保证钢筋计算的准确,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

【关键词】钢筋预算量;钢筋翻样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钢筋工程在单体造价中占的比例很大,是主材中的“主材”,要占土建总造价的30%——35%。例如以一建筑总面积为2.6万平方米的商贸楼为例,其土建造价约5800多万元,而钢筋单项工程造价约1900万元,占总造价的32.75%。通常单方面积含钢量越大,那么钢筋分项工程占总价的比例就越大。

由于钢筋工程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是一项烦琐、复杂、细致,工程量十分浩大的分项工程。因此如果施工现场钢筋工程不加强专业化管理,那么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钢筋方面的专业人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然而钢筋工程往往具有不可逆转性,不能发挥专业人才的管理作用,对工程造价及质量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钢筋工程目前管理现状

1、工地配备小而全

到目前为止,建筑钢筋加工仍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手工操作层面上,缺乏专业化分工。往往通过“人海战”突击完成工地所需的构件,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与现代化建筑形成强烈的反差,有时会令施工企业进入两难的地步。一方面需要配备加工设备、临时生活设施; 另一方面还需要配备更多的技术人员、采购人员、现场加工人员、储存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一方面建筑施工要求科技含量高、管理现代化; 另一方面钢筋工程的加工工艺过时、管理落后,精度和质量无法控制、进度难以确保。在这种情况下,钢筋加工不容易达到优化套裁,大材小用、下料误差、半成品浪费等问题的现象司空见惯,造成极大浪费。

2、钢筋工程中的问题

钢筋工程是一项精细工程,施工过程包括配料、加工、绑扎、安装等过程[1]。工程中,常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钢筋原材料质量不可控。工程中,钢筋所需的量非常大,供货方所提供的质量证明材料并不一定与进场材料完全一致,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现场验收不规范。施工单位常为了节约时间、节省费用,对各种品牌钢筋抽查验收不严格,没有按规范检查钢筋的外观平直度、损伤情况、裂纹、油污、锈蚀情况等等;三,现场随意堆放。钢筋进场必须分规格、品种、批次分开堆放,并且做好相应标示。部分工程中,由于场地大小的限制,并未规范化堆放,而是随意堆放一起,并没有做好离地、离水、离污染的要求,这对工程是非常大的隐患。四,钢筋工人未能职业化。钢筋材料量大,纯人工下料、施工,是其特点,是也出问题的要点。钢筋的加工,主要有调直、切断、弯曲成型以及焊接。整个过程完全靠人工操作,工人的职业水平对钢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工程中常有工人无证上岗,不仅影响钢筋加工质量,同时也造成钢筋材料的浪费。

3、以包代管

钢筋工程是整体工程的重中之中,是资源投入的重要部分,将其分包给专业的分包公司是节约资源,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很好途径。在现实工程中,却常常出现以包代管的现象。部分分包公司将钢筋工程分包给大包工头,并收取一定管理费。而大包工头又将工程分解,进而分包给小包工头,赚取一定管理费。这样的分包手法持续直到各班组长。如此层层分包,用分包代替管理,将会带来很大弊端。其一,以包代管会将工程中领导与施工人员之间的领导关系解除,出现管理断层,导致信息交流不畅,执行力下降,会增加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摩擦,形成阻力,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其二,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以包代管必然导致管理制度的缺失,在没有完整的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对钢筋工程质量必定漠不关心,对钢筋材料随意使用,造成浪费。可见,钢筋工程中要对管理下大决定,规范分承包流程,杜绝以包代管现象才是节约资源,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

三、钢筋预算量和钢筋翻样量的差异

1、计算依据不同

钢筋预算工程量和钢筋翻样工程量都是依据施工图纸、标准图集、国家相关规范和定额加损耗进行计算, 在计算钢筋的接头数量和搭接时, 预算钢筋工程量主要依据的是定额的规定。而钢筋翻样工程量不但要根据工程施工图纸、标准图集、验收规范 还要结合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现场实际情况及采购原材料长度、工人实际可操作性,抽出具体钢筋的工程量。比如当同一层中柱的净高略有不同时,预算人员计算时按施工图纸对各个规格的钢筋进行计算。而钢筋翻样为了便于施工方便, 均会按净高最高的柱或直径最大的钢筋进行露出长度的计算。在施工中,还存在着工人施工时可能出现用错位置的情况。因此,在钢筋翻样时要尽可能的减少钢筋长度的种类, 同时还要考虑尽可能的使用原材料。

2、算量精度不同

钢筋预算其实是一个概算, 只要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即可, 在合理的范围内存在误差是允许的。而钢筋翻样量是实际用料量, 是指导钢筋下料、现场绑扎等工序的重要依据, 必须准确无误。

3、人员素质差异

预算人员和钢筋翻样人员良莠素质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预算人员不了解钢筋工程的加工、绑扎全过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因此,不能够计算出非常准确的钢筋工程量。有的钢筋翻样人员也存在着缺乏专业经验的情况,致使不会对优化下料进行统筹考虑, 使得钢筋被大量浪费,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四、加强钢筋工程的控制

1、钢筋预算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工程开始之前,预算人员就要对钢筋的预算进行细化。在对国家规范了解掌握的情况下,保证工作的速度精度。积累一手资料,对钢筋下料过程中各节点考虑充分,这样能够对钢筋的后期预算保证合理和可操作,防止日后纠纷。

钢筋预算要树立全局意识,对工程的整理进度了解,有张有弛才能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

2、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水平

施工现场的钢筋控制是钢筋控制流程的最后关键步骤,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合理的计算量和合理的下料计划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管理。可以通过技术交底等方法,把预算人员的想法传递给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使其明白钢筋构件之间长短料的配合使用,将不同构件钢筋的制作相互配合,并注意对废料的再次利用。人员意识提高了,能使工人从被动工作到主动思考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保障了施工顺行的同时,也使整个团队的合作意识得到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

3、钢筋翻样工分工应该专业化

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不精细就会造成损失。在施工企业中同样如此。对于钢筋预算和翻样工作也要做到细化。通过由造价员进行钢筋翻样工作,由于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技术,对造成对规范、工艺的不了解而造成计算不准确。而预算员在进行审核的时候,也会多算或者是少算钢筋数量。因此,建筑企业要认识到钢筋成本这道经济关口的重要性,加强对钢筋成本控制。

随着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使用,对我国结构施工方法做出了重要的变革,使其更加专业和统一,形成了一套新型的结构设计表示体系,也需要更高的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这个工作。对于钢筋翻样的计算要结合着抗震等级和混凝土的强度才能准确确定各处的钢筋长度和位置,还要结合着平法构造详图,做到准确计算。

五、结束语

钢筋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钢筋预算和钢筋翻样工作中体现非常明显。随着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的使用,使得钢筋工程成为了一项复杂、细致、工程量巨大的分项工程,其在工程的整体造价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对钢筋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保证钢筋预算和钢筋翻样的准确性,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名泽,谈钢筋工程施工过程控制[J]施工管理,2012

[2]文钟天,浅析钢筋预算量和钢筋翻样量的区别[J]建筑施工,2012

[3]王浩,钢筋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J]造价师,2010

[4]李霞,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杨军,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陕西建筑,2012.8(206):24

上一篇:初探高等级公路桥梁结构防水技术 下一篇:公路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