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20 01:30:08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文学教育作为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热荩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中文学教育的渗透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力度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文学教育;高中语文教学;渗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文学教育并没有真正渗透到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文学教育一直停留在辅阶段。但如果语文教师能将其充分渗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将中外名著以及各类著名文章结合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形式呈现给学生,不仅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同时还能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力度,是高中语文教师以及相关教育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文学教育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与其他学科相比,缺乏对语文学科足够的重视

对语文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一点在理科班级体现的更加突出。而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就语文课目本身来讲,学生在步入高中阶段后,语文学习的难度跨度相对于其他课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难度跨度较小,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显得较为轻松。而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其他课目的成绩,学生就不得不选择将更多的自习时间投入到其他科目的复习之中。这就导致高中生对语文课目缺乏足够的重视。

2.从各种大小类型的竞赛层面来讲,从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开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基本上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但是客观来讲,与语文文学教育有关的知识竞赛,在所有类型的竞赛中占有的比例很小,与其他科目的竞赛相比,如各种类型的数学知识竞赛、物理实验竞赛、化学实验竞赛等,基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之上。从而导致学校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理科尖子生忙着为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做准备工作时,文科班级却显得有些过分冷清,这种现象也会大幅度降低语文科目在学生内心的重要性。

(二)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与语文教材以及国内外名著相比,围绕在高中生周围的各种新型元素更具有吸引力。如在学生群体间广泛流传的网络小说以及各种类型的网络游戏、网络电视剧等,高中生对它们的兴趣要大于对文学教育内容的兴趣。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造成冲击,从而导致文学教育并未完全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此外,由于高考的逐步逼近,巨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多数学生无法做到静下心来去认真品味一篇文章。而为了更好地应付高考,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体验文学教育的意义。

二、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力度的措施

文学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而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入文学教育,并充分发展文学教育的价值,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将文学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而如何具体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文学教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前面提到,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目光集中在最终的学习结果上,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过程以及语文学习的最初目的。因此,为有效改善这种现象,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的。例如,当前我国智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扩大学生的高考中的竞争优势。而为了有效将文学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以及文学阅读习惯也作为同等级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有效确保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合理渗透。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并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指导,从而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水平提升

虽然我国高中语文教师的学识学历基本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是由于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各种类型的考试,导致教师疏忽与对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自身文学素养没有达到要求,自然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因此,为有效将文学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并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进一步指导学生也形成相应的阅读习惯,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课外文学阅读的兴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阅读意识。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适时引入文学教育

在高中教学课堂内,语文教师可通过构建相应的语文教学情境,并将文学教育充分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可通过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有效激景气氛,为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可凭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来构建周公瑾雄姿英发,大破曹军的情境。而在学生完全融入到相应的情境之后,教师再适时的将文学教育引入其中,这样不但加深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度,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文学修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加强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度,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首先需要加强高中语文教师以及学生对文学教育的认识程度,其次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并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文.语文教学与文学教育结合刍议[J].高教学刊,2016(22):132-133.

[2]陈_.20世纪文学教育理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汪b.诗意语文视域下的文学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上一篇:浅析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解析